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糙米率是构成水稻加工品质的组成之一,是决定水稻的生产效益和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柱头外露率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也是影响杂交水稻的异交结实率和水稻产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对糙米率和柱头外露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这两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V20B/CPSLO17”构建的15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对控制水稻糙米率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定位分析。利用SLAF标签构建的精度更高、平均遗传距离为0.292cM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2014年三亚和贵阳两个环境下控制水稻糙米率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进行遗传分析。共检测到两个QTL。其中,三亚检测到1个QTL位点qBR1,位于第1染色体Marker600937-Marker685097区间上,两个标记间遗传距离为0.471cM,贡献率为9.7470%;贵阳检测到1个QTL位点qBR4位于第4染色体Marker503771-Marker431234区间上,两个标记间遗传距离为0.469cM,贡献率为9.7634%。两个检测到的QTL,在两个环境中未重复检测到,且增效位点均来自于亲本V20B。2,本研究利用“热研2号/贵9B”构建的100个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对控制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定位分析。结合SSR和InDel标记,构建了一张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出控制单边柱头外露率、双边柱头外露率、总柱头外露率的QTL各一个,分别是qPSE-4-1、qPDE-4-1、qPES-4-1,均在第4染色体上RM273-RM177区间上。对表型的贡献率分别是21.2%、12.53%、20.36%;增效位点来源于贵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