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之初的制度性安排。也正是由于这种安排,给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种种弊端,促发了股权分置改革。然而,到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时代,随着股改限售股的解禁,限售股的减持(后续均简称大小非减持)引起了各方高度的关注,甚至被认为是除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外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又一重大问题。由于大小非减持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现象,所以大小非减持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大小非减持期间公司盈余管理也还是一个较少涉及的角度,从这个角度对大小非减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大小非减持期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其股票市场收益之间相关性,试图去挖掘大小非股东在减持过程是否存在着管理盈余的行为去配合减持,从而获取超额收益率。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本文首先运用修正的琼斯模型检验发现,在大小非减持之前的T-2、T-1期间,操控性应计利润均值有一个逐步走高的趋势;在减持最接近的时点T0期间,操控性应计利润均值达到最大值;在减持之后的T1期间操控性应计利润明显走低。证明在减持期间,大小非股东有对减持之前最近季度的盈余进行管理。接着借用事件研究分析方法,发现大小非减持公司股票的市场收益在减持之前期间显著为负;在实际减持的当季市场收益显著为正并大幅提升;而在减持之后的期间再次显著为负。证明在减持期间,减持公司的股票收益率高于市场整体水平。最后在大小非减持期间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和公司股票有着正的市场收益表现的前提下,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证明大小非股东存在着管理盈余去推动股价朝着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变化,从而获取超额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