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利性是视译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借鉴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中非流利性的研究方法,结合视译的特点,对学生译员汉英视译中的非流利性现象进行探究。通过分析汉英视译中非流利性的四项指标,即无声停顿、有声停顿、重复和修补,本研究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探究学生译员汉英视译中非流利性的特点(2)分析导致非流利表达的原因(3)提出改善视译流利度的建议。本文研究对象为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口译学方向的6名二年级研究生(A组初级学生译员)和6名三年级研究生(B组高级学生译员),两组学生都在研一下学期接受过同样的视译课堂训练。所有实验对象完成汉英视译任务后填写调查问卷,收集视译录音和问卷,对视译录音进行转写,并借助Praat软件识别无声停顿,在转写文本中标注出无声停顿、有声停顿、重复和修补,以便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显示:A组的非流利总数远高于B组。分别就无声停顿、有声停顿和重复而言,A组的非流利频率明显高于B组,但修正的频率,两组相差无几。对两组而言,无声停顿都是最大的非流利因素,其次是有声停顿,再次是修正,重复位列最后;就非流利之处的分布而言,A组多出现在句中,B组多出现在句间,两组在遇到中英文句式差异,专有名词及带有中国特色的词组时均易出现非流利表达;非流利性的四个指标之间未显示出明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此外,本文分析了导致非流利表达的三大原因:文本干扰、词汇提取困难和句式差异。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英汉双语能力、视译策略和技巧、自我监控意识三方面提出了视译教学的若干建议,以期促进学生译员视译流利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