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边界之内是宋朝政务运作的空间所在,边界内外也有了不同的政治行为,越界之举可能引起外交摩擦甚至是两国战争。在澶渊之盟中,真宗明确要求国书中回避辽朝诉求中的关南地(该决策得到执行),借宋朝使节之口传递宋朝对关南地的看法(非官方、不正式的手段),是失策的,这为仁宗朝辽朝再次翻出关南地埋下伏笔。真宗对两国和议及议地的最高指示,地不能割让,钱可以适量给予辽朝,最终达成了岁币外交的澶渊之盟。两朝之间存在的“禁地”、“两属地”,也使得本来明确的边界日渐变得模糊。在两朝边界问题上,辽朝作为主动一方,牵制着宋朝的交涉运作。两朝均未坚守誓约,以澶渊之盟达成的边界为基准,辽朝从宋朝一方获取了不少的土地。宋朝拥有界河,但在两朝外交往来中,宋朝边臣的态度并不统一(有懦弱、有强硬),导致在界河因捕鱼、运盐、巡马过河等发生了不少争端。宋夏景德盟约中宋朝占据主动,却因西夏不听从宋朝提出的要求“七事”,导致宋朝一一放弃,仅剩提交誓表即可。而灵州疆土被宋朝第一个放弃。众所周知,宋金绍兴和议划定了以淮水中流为界,南宋割出唐、邓二州,以邓州西南、南四十里为界。但两国实际边界并非完全是和议规定的边界,具体执行边界交割时,南宋得到了比和议规定要多的土地,即唐州沿淮区域仍以淮水中流为界,并未全部归入金朝;邓州与光化军保持原有界至,并未执行四十里的新边界。在明文记载的和议内容外,绍兴和议还涉及了陕西地界的问题,约定以刘豫、吴玠元管地界为准,并定下了商议陕西地界的时间。陕西地界的商议过程是复杂的,最后两国议定和执行了新边界。在边界议定中,宋朝获得了多于和议规定的疆土。宋朝制定了朝贡法令,涉及入境运作的有四条,其中有一条明确提出外使入境需要得到皇帝的诏令许可。在外使入境之前,仍有外国请求入境的运作。如外国请求入贡获得批准,外国遣使前来,否则不须遣使。宋朝对外国入境请求的运作结果有三,批准入境,不准入境,两者折中(人和贡物进行拆分)。宋朝对外使身份认证的依据便是表章。宋朝亟需得知外使有无携带表章,以决定入境许可的准许与否。沿边州、路便担负着验证外使入境有无表章的任务,并将相关情况上奏朝廷。外使携带表章达成入境许可的运作流程为:外使主动投送(或外国差人送到)表章→宋朝沿边机构接纳表章→审查表章→上奏朝廷以听诏旨→宋朝诏令批准→表章从沿边机构移交外使→外使得到入境许可。外国使节在具备表章、贡物,满足贡期的条件下,方能得到宋朝的入境许可。从已知的记载来看,宋初并没有出现贡期问题。直到真宗时期,贡期问题开始列入外交与朝议的话题。天禧元年(1017),宋朝在军事惩戒抚水蛮后,抚水蛮“自是间岁朝贡,不复为边患矣。”这也是笔者发现的最早的有关限定贡期的记载。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外国使团被拆分为入贡与不入贡两种。海上诸国的使节人数在大中祥符九年得到了限定,大食、注辇、三佛齐、阇婆等国最多23人,占城、丹流眉、渤泥、古逻摩迦等国最多13人。宋朝对外使入境路线进行限定的记载,最早见于真宗景德三年(1006)宋朝诏令西夏使节限定从延州出入境。南宋时期在使节未能赴阙的情形,贡物的入境运作有两个方面与北宋明显不同,一是有关贡物交纳边州后的处理,一是有关贡物接纳的比例。外国表章除了从中提取有关宋朝与外国关系的信息和认识外,最重要的还在于它自身的功用。外国表章除了是宋朝验证外使身份的凭证,还具备外交诉求的功用。这是朝贡模式下最正式的外国提议手段。南宋时代从初年来看,面临着金朝强势的军事进攻,宋高宗一味的遣使卑辞厚礼祈求和议,并主动遣使寻求西夏和高丽国的支持与帮助。除了以上三国外,对其他朝贡国并不热心。宋金之间共有三次和议,从现存交聘文献中,我们可知宋高宗朝(绍兴后两年除外)与孝宗朝及以后的交聘运作有着明显的不同,对金朝更加谦恭,丝毫没有敌对情绪。南宋时期朝贡外交的主题并非“入贡”,而是“却入贡”,贡使进入都城已成为一件难事。绍兴二十五年、绍兴二十六年达到南宋外交的巅峰时期,究其原因,是秦桧改变了对朝贡外交的态度,推动朝贡从边境外交走向都城外交。绍兴二十七年后都城外交又宣告中断,孝宗即位颁布诏令明令禁止接纳外国朝贡者,此后外国朝贡使极少进入都城。宋朝对入宋蕃国设定了次序,以此便形成了一种蕃国秩序。此处的蕃国秩序强调的是宋朝政务系统中的一项工作(对入境蕃国进行分类,并设定相对应接待待遇和礼仪),并不一定与当时的国际秩序相吻合。蕃国秩序是以宋朝为中心展开的,宋朝对其有着决定权。宋朝的蕃国秩序并没有唐朝“蕃望”的等级制和对应品秩,系宋朝在对蕃国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差别的秩序。以往对相关文献的利用只限于外交史料的摘录,而对文献编撰中存在的外国及其秩序问题未予注意。经考察,真实反映宋朝蕃国秩序的记载并不多见,如礼书《太常因革礼》、《政和五礼新仪》、《中兴礼书》也只是大致的体现了蕃国秩序。其它如《宋史》、《宋会要辑稿》以及大量的私人撰述,在记述诸蕃国时,随意性很强,并不能仅依据这些文献中诸蕃国的排列顺序而断定宋朝的蕃国秩序。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宋朝的外国和蕃国秩序是如何被记载的,以及哪些国家、哪些时段又被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