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法在我国行政法中的适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h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法(soft law)久已存在,并且普遍存在,是指那些不能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规范,是相对于硬法(hard law)而言的,后者是指那些能够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规范。近年来对于软法的研究更是进一步升温,这一新型概念的提出,必定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然而软法在中国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偏重于依赖硬法这一传统对行政法的发展来说并非完美。法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应当区分调整各类社会关系难易程度而选择强弱有别的规范去调整,滥用国家强制力不但有损法治的正当性,更会造成法治资源的浪费。建设法治国家,特别是法治社会,要倚重软法之治,现代法治应当注重民主协商,运用更少强制、能够实现更高的社会和谐。事实上,伴随着公共治理的崛起,软法与硬法正在发展成为现代法治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法正在从传统的单一的硬法结构向软硬兼施、刚柔相济的混合法模式转变。软法以它不同于硬法的灵活性、回应性和协商性,在调整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我国行政软法的现状来看,其制定过程中出现的程序混乱、主体越位、随意创设等现象导致软法的形式较为混乱;软法与道德、硬法之间的界限模糊导致司法实践发生越界;软法与硬法两者立场、利益出发点、实施手段等都不尽相同导致两者常发生冲突。因此我国的行政法的发展急需从单一的硬法依赖转变为依赖硬法与软法在主从意义上的二元结构。本文从软法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其价值分析及中外立法现状的评介,吸收国外先进立法司法经验,提出完善软法在中国行政领域适用建议,以期对我国行政软法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完善有所裨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软法基本理论的考察,主要讨论软法概念界定及软法的发展。通过研究软法在中外的历史沿革,并对其现状进行评析,总结出我国对国外先进立法司法经验的借鉴;第二部分讲述了近年来,软法在我国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很多法学家,社会学者开始引入提倡把软法纳入到调节社会关系当中。通过软治理的方式,来更好的实现调整公共服务、建设和谐社会这三种基本功能基本重合,有利于实现公众参与基础上的开放性公共管理。尤其在行政法领域软法的出现适应并推动公共管理的发展,符合社会转型和改革的需要。在我国行政法领域内,对软法的适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考察;第三部分讲述把软法纳入到行政执法中来,作为一种软性治理手段,来对硬法进行补充。从转变行政立法思路、行政管理改革以及司法救济制度的完善三个方面阐述软法机制在我国行政领域的具体适用。软法与行政法能够有效弥补硬法与外部控制的不足,但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控权效果。第四部分对软法在我国行政法中的适用研究做了最后的总结。提出了法治化需要的是软硬并举、“一元多样的混合法”。
其他文献
从公路使用实际情况来说,混凝土空心板桥梁单板受力,已经成为普遍性病害,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明确单板受力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成本控制已成为建筑企业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本文针对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得出:要系统解决成本管理问题,就必须在建筑企业成本竞争的新思想中寻求突破,树立
关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来"字的解释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持"语气词"说者虽众,然或论据单一,疑点重重;或局限于浮泛的解析层面,却并不符合陶翁作品的内质深意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自认为写得不错的少数作品之一。在小说文本中 ,周围的观众构成了“看”的主体世界 ,艺术家构成了“被看”的主体世界 ;通过对这个二元世界的构筑 ,作
材料的轻量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镁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电磁屏蔽性和导电性能好、易回收利用等优点,在电子、汽车、航空航天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耐
为考察艾叶水溶性部位及其分离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土生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6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通过K-B法和比浊法研究总水提物
本研究基于外语学习策略理论和外语学习焦虑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以英语专业专科二年级学生为对象,运用口译学习策略调查量表和口译学习焦虑调查量表分别对受试的口译学习策略
<正>《土地的誓言》,为"九一八"十周年而写,似乎是一气呵成,字里行间充溢着饱满、热烈、深沉的爱国之情。作品的语言是华美的,情感是炽烈的。其精彩之处,在于用热烈的语言,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更是人类的行为方式。歌词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形式,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由于自然生态系统逐渐遭到破坏,旨在唤醒人类
《美丽人生》是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喜剧演员罗伯特·贝尼尼于1998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悲喜剧片。影片的上半部分以浪漫的喜剧色彩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朋友从乡下进城谋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