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转型期,辛亥革命的胜利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随着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些列重大历史事件使得中国的社会变革的列车驶入了快车道。西方民主思想和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大量涌入冲击着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时期男女平等的意识也在开放式的社会格局中逐渐形成,女性迫切的想要改变过去那种男人附属品的地位,这从服装上反应的非常明显。而这也正是促使民国旗袍的改善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说民国是旗袍史上最重要的转折期。民国时期,民主思想的启蒙运动使得人们对封建时代繁缛、陈旧和畸形的服饰审美观产生厌倦;新文化运动中大量的西方书籍被翻译成中文,以及该时期大量派遣留学生的回归也使得西方着装方式涌入中国,成为传统服饰转型的催化剂。此时,中西合璧的思想意识成为当时服饰转型的思想基础,一时间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并肩而行。再加上当时的新能源——电力、新材料——化学纤维、新技术——纺织技术和新设备——织布机和缝纫机的运用,使得服装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而民国旗袍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的发展改良并最终定型的。服装的造型分为外廓型和内部细节。外廓型是指服装在逆光下呈现出的整体外轮廓形态,而内部细节是指服装内部的款式细节,包括结构线、领型、袖型、下摆等等。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涉及到民国旗袍的书籍比较多,但民国旗袍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或者几个章节。专题研究旗袍的书籍相对较少且都侧重研究旗袍的面料和工艺等。尚未有人对民国旗袍的造型作具体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本文主要研究了民国旗袍造型,通过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分时期对民国旗袍的造型演变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并分析了每个时间段中对旗袍造型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最后对民国旗袍造型的演变规律进行总结。本文研究方法是选取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旗袍做造型分析,对典型服装的分析足以体现该时期服饰的变化风貌。本文着重分析了改良旗袍,改良旗袍是在满汉结合的服装框架上,吸纳西方元素而来,充分体现了旗袍“兼收并蓄”的大度。文章在总结了民国旗袍造型的演变规律之后也对当下旗袍品牌做了一定的分析,最后对旗袍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指明了旗袍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的传承民族文化,提出了旗袍改良的方向和扩大影响力的途径。服装的流行是具有周期性的。服装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个性化、民族化的。当前众多的时装设计师都提出“时装民族化”这一思想,一方面要保留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体现时代感,这也是旗袍未来的发展方向。旗袍能够从流行走向经典正是源于它的“兼收并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中国服装的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中国的传统民族元素将更多的被世界服装设计大师借鉴采用。旗袍的发展必将影响世界服饰的发展。旗袍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将旗袍推向世界;另一方面旗袍也要吸收时尚潮流中的经典元素,体现时代特色,将“时装民族化”思想继续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