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斯大都市区政府结构改革初探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期,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美国城市的生态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中心结构的大都市区应运而生。大都市区是中心城市和郊区出于经济扩展和社会关系的共同需要而结合形成的,是经济和社会的集合。随着大都市区数量、规模的不断增长,空间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都市区的空间蔓延趋势形成。大都市区内众多相互重叠的地方政府造成了政治上的碎片化现象,而碎片化的众多弊端也使大都市区的正常发展困难重重。为了解决大都市区面临的众多挑战,改革家们开始对大都市区的政府结构进行改革。圣路易斯大都市区作为美国大都市区的典型代表,在大都市区空间蔓延、政治碎片化以及传统区域主义改革理论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政府结构改革。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圣路易斯大都市区政府结构改革的宏观背景。大都市区的不断发展造成了大都市区定义的不断调整,使大都市区与郊区在数量、规模及空间范围上不断扩展,形成了大都市区的空间蔓延趋势。大都市区内众多的地方政府使其在政治上呈现碎片化特征,影响了郊区的经济效益及城市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导致地方政府在收入、财政、税率和服务方面出现不均衡现象。为了解决大都市区面临的严峻发展问题,美国学术界开展了区域主义运动。在传统区域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美国大都市区开始进行市县合并和成立联邦式双层制政府的政府结构改革尝试。第二部分以介绍圣路易斯大都市区的一系列政府结构改革为重点。圣路易斯大都市区政治上的碎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都市区内地方政府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二是圣路易斯市与圣路易斯县有着不同的政府模式,造成了政府功能与服务的交叉重叠。1950年以前,圣路易斯地区进行了两次重组尝试,即合并所有地方政府单位和成立地方政府联合会,但均遭失败。1950-1955年,圣路易斯大都市区为了调整市县关系,成功创建了圣路易斯大都市排污专区,但成立圣路易斯大都市公共交通专区的计划遭到否决。50年代后期,为了成立大圣路易斯市—县专区,圣路易斯地区进行了范围广泛的大都市调研,组建业主委员会,并进行大都市政府的宣传组织活动,但改革计划最终仍遭失败。随后用于市县合并的自治区计划的命运也同样如此。但改革尝试并未停止,业主委员会和民选委员会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进行了两次重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至此,圣路易斯大都市区的政府结构改革最终失败。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圣路易斯大都市区政府结构改革失败的原因。改革准备条件的不足、圣路易斯县的地方自决和选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及党派活动程度加大了圣路易斯大都市区的治理难度,造成了政府结构改革的最终失败。
其他文献
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河南省农民收入不佳的现状,以及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认为经济转型升级与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常态转型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新机遇,在就近
台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地区,台风、超强台风频频袭击,造成严重损失。如近几年的“云娜”、“麦莎”、“卡努”以及今年的“韦帕”、“罗莎”,风力都在15级以上,累计损失达250.07
新农村建设,解决能源问题可以使村民的生活变得方便和舒适,并且为农民朋友增加经济收入。华东地区如何在农村使用沼气技术,文章通过对沼气产生机理、使用与维护等方便的介绍,
化纤定型装置由原来传统的手动操作,用S7—200系列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改造成为由PLC进行统一控制的定时恒温自动控制系统。硬件的选择和参数的计算是一个
1981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4000多名学生一起冲出了宿舍,他们在操场上高喊着“中国万岁”的口号;在许多高校,情绪激动的学生们敲打着脸盆在校园里唱歌,当炮仗用的热水瓶都不知
中国报业发展面临着转型,“报纸消亡论”还有待实践的检验,温州报业发展历程表明,目前国内区域性报业发展的关键是——
静脉穿刺在儿科中失误率较高,容易导致护患纠纷。静脉穿刺是护士完成护理工作的前提,更是完成疾病治疗的最基本保障。它是儿科护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且必须的操作技术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