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cyclinD1、p16、Rb及mart-1分别在先天性胆脂瘤、后天性胆脂瘤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主要探讨cyclinD1、p16、Rb及mart-1在两种胆脂瘤来源及发病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先天性胆脂瘤和后天性胆脂瘤在组织病理学上的异同点,为胆脂瘤的病因学和诊疗探索新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参考价值。 [方法]选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98年以来的先天性胆脂瘤19例、后天性胆脂瘤30例作为实验组。3例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正常耳廓后皮肤各取1小块作为对照组。对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甲苯胺蓝及Fontana-Masson嗜银组织化学染色,又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胆脂瘤组织中cyclinD1、p16、Rb及mart-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 [结果]1、HE染色结果:可见后天性胆脂瘤上皮的细胞层次增多,上皮内及上皮下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慢性炎细胞浸涧;上皮下有时可见胆固醇肉芽肿、死骨与新骨形成、腺体化生等病理改变。而先天性胆脂瘤在无炎症情况很少见到上述改变。2、Fontana-Masson嗜银染色结果:所有先天性胆脂瘤上皮,与正常皮肤相似,于基质底层及棘层均可见黑色素颗粒(嗜银颗粒)。而30例后天性胆脂瘤上皮中,21例可见黑色素颗粒,其余9例则未发现。表明无嗜银颗的后天性胆脂瘤上皮,应耒源于炎症情况下中耳粘膜的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化生。3、甲苯胺蓝染色:后天性胆脂瘤上皮下可见散在分布的肥大细胞,位于血管周围,推断与炎症有关。而先天性胆脂瘤标本中未观察到此现象。4、免疫组化染色1)、mart-1在正常皮肤及先天性胆脂瘤中均有表达。而后天性胆脂瘤中有部分并未表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