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D1,p16,Rb及mart-1在先天性胆脂瘤和后天性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qing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cyclinD1、p16、Rb及mart-1分别在先天性胆脂瘤、后天性胆脂瘤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主要探讨cyclinD1、p16、Rb及mart-1在两种胆脂瘤来源及发病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先天性胆脂瘤和后天性胆脂瘤在组织病理学上的异同点,为胆脂瘤的病因学和诊疗探索新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参考价值。 [方法]选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98年以来的先天性胆脂瘤19例、后天性胆脂瘤30例作为实验组。3例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正常耳廓后皮肤各取1小块作为对照组。对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甲苯胺蓝及Fontana-Masson嗜银组织化学染色,又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胆脂瘤组织中cyclinD1、p16、Rb及mart-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 [结果]1、HE染色结果:可见后天性胆脂瘤上皮的细胞层次增多,上皮内及上皮下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慢性炎细胞浸涧;上皮下有时可见胆固醇肉芽肿、死骨与新骨形成、腺体化生等病理改变。而先天性胆脂瘤在无炎症情况很少见到上述改变。2、Fontana-Masson嗜银染色结果:所有先天性胆脂瘤上皮,与正常皮肤相似,于基质底层及棘层均可见黑色素颗粒(嗜银颗粒)。而30例后天性胆脂瘤上皮中,21例可见黑色素颗粒,其余9例则未发现。表明无嗜银颗的后天性胆脂瘤上皮,应耒源于炎症情况下中耳粘膜的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化生。3、甲苯胺蓝染色:后天性胆脂瘤上皮下可见散在分布的肥大细胞,位于血管周围,推断与炎症有关。而先天性胆脂瘤标本中未观察到此现象。4、免疫组化染色1)、mart-1在正常皮肤及先天性胆脂瘤中均有表达。而后天性胆脂瘤中有部分并未表达。2)、
其他文献
目的:  从实践层面探索重症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发展过程,制定重症监护高级实践护士岗位内容,形成重症监护高级实践护士实践模式,并评价实践过程。  方法:  运用行动研究方法
为探讨马铃薯薯泥对方便米粉品质的影响,添加不同比例马铃薯薯泥研究其混合粉基本成分及对方便米粉色泽(L、a、b)、冲泡品质(复水时间、复水率、吐浆值、断条率)、感官品质、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环氧合酶-2蛋白(cyxlooxygenase-2,COX-2)信号途径与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病
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  伯父带他下火车时,指着一片繁华的市区说:“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这里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处说理啊!”周恩来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啊!”  周恩来一直想着伯父的话,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却不能去?他偏要进去看个究竟。  一个星期天,他约了一个好朋友,一起到租界地去了。  这里确实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