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规避活动在各个国家普遍存在,广大学者研究得出,税收规避决策对公司非常重要。而且税收规避一直都是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早期学者主要在公司避税程度及影响因素方面对企业税收规避行为进行了研究,在相关利益者、企业价值和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税收规避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从目前来看国内有关税收规避对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文献较少。投资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投资效率影响着企业的价值,研究企业税收规避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对于丰富避税代理观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降低非效率投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理论认为,避税可以提高企业的企业价值,但基于代理理论的避税概念认为,企业进行税收规避通常会加剧公司内外的信息不对称,使管理者的激励契约设计失灵,进而引发代理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是公司投资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从避税代理观出发,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避税与企业资本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治理机制,可以保证企业合规经营,加强对税收规避行为的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信息不对称、缓解代理冲突,遏制避税对企业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因此,本文还将内部控制纳入研究分析框架,并研究其对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及在税收规避与资本投资效率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税收规避与投资效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其次梳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税收规避活动与投资效率研究相关的文献;再次进行研究设计,提出假说,并构造内部控制对税收规避、税收规避对投资效率、内部控制对税收规避以及内部控制调节效应的回归模型;最后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选取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税收规避程度越高,过度投资越严重,投资效率越低,本文的研究假设得以验证。而对投资不足的影响则不显著,说明企业税收规避行为主要加剧了投资过度,而非投资不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税收规避程度越低。进一步分析显示:内部控制在税收规避行为影响资本配置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在缓解税收规避产生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增强其融资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资本投资效率。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税收规避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传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