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里兰卡作为南亚乃至亚洲著名的港口国家,自2009年内战结束之后,国内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是巨大且急迫的,但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低迷和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导致国内难以承担巨额的公共支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互联互通、互利互惠的合作理念与斯里兰卡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国家发展、经济环境的想法不约而同。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企业在斯里兰卡基础设施投资进行辐射效应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相关基础设施研究主体多偏向于国家、区域、城市的经济影响,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证支撑,而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具体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情况更好地阐述在诸如就业、经济增长等多方面所产生的辐射影响,更加具有说服力。从实际角度看,通过实证基础设施投资确实存在积极的辐射效应,解决在斯里兰卡基础设施投资诸如视角保守、缺乏整体考量、没有充分意识到项目的外部价值等问题,帮助中国企业更加清晰地看到项目投资创新点和需额外关注的地方,对于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和转型都具有切实的参考意义。文章首先从相关概念的解释和理论的介绍入手,对于基础设施投资和辐射理论在文章的呈现加以定义,随后对斯里兰卡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便能够从整体上对斯里兰卡基础设施的市场情况予以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辐射理论的概念和思路进一步对中国企业在斯里兰卡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进行分析,总结近十年来斯里兰卡对外承包市场中国企业的投资项目,并结合科伦坡港口城具体案例加以说明目前在斯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在实证部分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研究方法来印证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外部存在辐射效应,由脉冲响应分析来探究辐射效应存在程度和趋势。最后通过理论、案例分析和实证结果来探寻中国企业在斯里兰卡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和其他层面的辐射影响,并给出企业今后基础设施投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辐射效应的应用、加速项目创新、同时也应注重防范风险的建议。以往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文献中,关于辐射概念的应用的介绍并不多见。本文创新点在于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后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理论-实例-实证的研究逻辑,借鉴不平衡增长和辐射增长极相关理论,结合对于斯里兰卡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和具体项目的阐述和分析,弥补了此部分研究的空白,并加以实证分析进行验证,增强可信度,为今后到斯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中国企业的转型和项目拓展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