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演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对于肿瘤血管生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由已有血管通过出芽方式完成的;但最近的研究证实外周血中的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与募集,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应用流式细胞法对64例肿瘤患者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以及骨髓来源的循环血管内皮前体细胞(circulaling endothelial precursor,CEP)进行了检测,证实了外周血中CEC/CEP的存在,发现肿瘤患者CEC/CEP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肿瘤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经造血干细胞动员(G-CSF/GM-CSF)后,外周血中CEC/CEP升高,证实生血因子在动员造血干细胞的同时,对血管内皮干/祖细胞亦有动员作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CEC/CEP相关,提示这些因子在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中具有一定作用。 同时,建立了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化扩增的方法,证实外周血中的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可在体外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经电镜和免疫组化检测符合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特征,从而为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及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肿瘤发生时血管调节因子失去平衡,血管生长因子分泌增加。本研究应用ELISA方法检测了95例肿瘤患者血清中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因子—VEGF、VCAM-1、ICAM-1以及bFGF的水平。结果肿瘤患者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而且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为肿 天津医科人学硕l-研穴生论义 瘤转移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指标。同时,应 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7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 的表达,发现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应用免疫 组化方法检测了28例患者肿瘤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及VEGF的表达情 况。微血管密度(MVD)与 VEGF表达水平及外周血“C/CEP无关,而 肿瘤局部VEGF表达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相关。 通过本研究验证了外周血中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存在,而 且血管内皮干/祖细胞具有进一步分化增3q的能力。对于循环血管内 皮及其前体细胞,以及血管生长因子的检测,有助于肿瘤转移及预后 的评价。同时,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化扩增方法的建立,为血管内皮 细胞功能、以及抗血管基因治疗等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