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初以来,财政部、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等多个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采用PPP模式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项目建设期的成功完工和运营期的稳定运行,私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对PPP项目进行再融资,获得更为优惠的融资条件,从而获取再融资收益。然而许多研究指出,私人部门再融资后存在收益过多的问题,损害了公众利益,影响了项目物有所值,再融资收益应该在公私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因此,本研究通过现有文献识别再融资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半结构化专家访谈方法,揭示了PPP项目再融资收益分配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识别出13个影响因素,随后通过预访谈对因素进行了修正和调整,在此基础上,发现所有因素可以分为五类—对项目贡献相关因素、再融资本身相关因素、风险分担相关因素、关系相关因素和谈判力相关因素。为论证所识别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对10位在该领域有着丰富实践和科研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通过专家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和重要性评价,整理出7万余字的访谈记录。首先对访谈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然后通过描述性分析方法,分别统计和分析专家学者对不同类别因素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PPP项目再融资收益分配的关键因素为再融资后所增加风险的分担、再融资前风险的分担、信息不对称程度,私人部门的影响力和商务人员谈判能力;非关键影响因素为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再融资收益总量,对公共部门收益的支付方式,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公共部门对于促进PPP市场发展的贡献。本研究可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争取更为公平合理的再融资收益提供借鉴,也可为PPP项目再融资收益分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