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培美曲塞二钠(PEM)、紫杉醇脂质体(LEP)及最佳支持治疗(BSC)一线治疗PS=2的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找寻高效、低毒的最佳治疗方法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PS=2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04例分为3组,分别接受单药LEP、单药培美曲塞二钠和最佳支持治疗。单药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组42人,接受单药紫杉醇脂质体(0.175g/m2 d1)化疗;单药PEM化疗组34人,接受单药培美曲塞二钠(0.5g/m2 d1)化疗;最佳支持治疗组28人,给予最佳支持治疗(给予癌症所致临床症状的干预、康复支持治疗)。分析和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客观缓解率、生存期、安全性及医疗费用。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FS、OS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及COX逐步回归分析。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果1临床疗效:单药LEP化疗组的DCR为66.7%,ORR为0%;单药PEM化疗组的DCR为82.4%,ORR为41.2%;BSC组的DCR为0%,ORR为0%;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按性别、年龄及吸烟分层后各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2生存分析:单药LEP、PEM化疗组和最佳支持治疗组中位PFS(95CI)分别为3.0(2.4~3.6)个月、5.0(3.9~6.1)个月和2.0(2.6~3.3)个月,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16,P<0.001),控制了性别、年龄及吸烟因素后差异仍然存在。单药LEP、PEM化疗组和最佳支持治疗组中位OS(95CI)分别为9.0(7.3~10.7)个月、15.0(9.3~20.7)个月和4.5(3.9~5.1)个月,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61,P<0.001),控制了性别、年龄及吸烟因素后差异仍然存在。3生命质量改善:104例患者中生命质量改善的32例,总改善率为30.8%。单药PEM和LEP化疗组生命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2.9%和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3,P=0.085),而最佳支持治疗组生命质量未得到改善。4毒副反应:56例(73.7%)化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毒副反应,均为Ⅰ度-Ⅱ度。最常见的骨髓抑制是白细胞减少和贫血,发病率分别为50%(38/76)和65.8%(50/76);最常见的非血液学毒性为食欲下降,发生率为65.8%;其次为疲乏,发生率为60.6%。LEP化疗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66.7%和33.3%)均高于PEM化疗组(29.4%和5.9%),而谷丙转氨酶升高PEM化疗组(23.5%)多LEP化疗组(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非血液学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医疗费用:单药PEM化疗组医疗费用最高,有28例超过中位医疗费用,其次是最佳支持治疗组,有14例超过中位医疗费用,费用最低的是单药LEP化疗组,42例均未超过中位医疗费用。结论单药紫杉醇脂质体、单药培美曲塞二钠治疗PS=2的晚期肺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获益,化疗耐受性良好,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单药培美曲塞二钠化疗较单药紫杉醇脂质体化疗临床疗效好,但医疗费用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