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l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多,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带宽需求也不断提高。然而当今世界无线频谱资源紧张,大多数可用频段都已被占用。传统的射频通信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今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可见光通信技术应运而生。由于可见光通信使用的可见光波段还是空白频谱,所以无需授权即可使用。除此之外,可见光通信还具有安全性高、保密性好以及绿色节能等特点。可见光通信技术自从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首先,本文研究了可见光通信的信道特性,对在大气衰减、大气湍流和指向误差三种因素影响下的混合大气信道建立了可靠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本文得出了混合信道下通信系统平均误码率的闭合表达式,并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得出与理论数据吻合的仿真曲线,证明了表达式的正确性。其次,本文研究了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本文分析了二进制调制技术与多进制调制技术的性能特点,比较了二进制调制技术中OOK调制、PPM调制以及DPPM调制的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通过仿真分析可知,与PPM、DPPM调制相比OOK调制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更高,因此在通信系统设计初期更适合使用OOK调制以降低设计的复杂度。然后,本文设计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分别通过反向并联肖特基二极管的方法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速度,使用线性均衡的方法解决了半导体光源器件的非线性问题,使用电压缓冲器放大电流信号的方法提高电压信号的驱动能力以及使用T型偏置器解决了半导体光源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最后,论文通过测试眼图形状定性的验证了硬件电路的性能。最后,本文设计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底层硬件,包括A/D转换器、D/A转换器和三速以太网的驱动程序。论文还研究了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的选择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得出A/D转换器的精度越大、频率越高越有利于系统性能的提高的结论。除此之外,论文研究了网络传输的中媒体访问控制层的作用,并剖析了其数据帧的结构、设计了三速以太网的驱动模块。通过硬件仿真显示了该模块可以实现以太网数据的正确传输,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信网络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研究国际电信联盟电信部提出_的电信管理网、电信管理网的层次结构、功能体系和管理功能,为建立遵循电信管理网规范的网管系
TD-SCDMA 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 系统所能够使用的无线频率资源相当有限,那么如何在恶劣的无线传播环境里以及用户运动且相互干扰的情况下为
在空时编码设计与性能分析中,如何使其能达到很好的分集增益、编码增益和传输速率,同时还使译码复杂度更小,性能达到最优成为研究问题的重点。而正交空时编码就是针对以上问题提
网格计算技术是当前国内外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网格任务调度是其提高任务运行性能、实现网格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以一定的优化目标为指导,通过合理的匹配网格资源
低密度校验码(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是一种能逼近Shannon容量限的渐进好码,其长码性能甚至超过了Turbo码。由于低密度校验码具有译码复杂度低、错误平层低等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蓬勃发展,衍生出众多的分支技术,影像姿势控制技术便是其中一种。这种技术是运动检测技术与虚拟控制技术的结合,它利用光学反射原理与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
作为下一代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卫星通信网络,由于它的广播能力、支持移动接入、全球覆盖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全球话音业务、电视转播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等各个方面。低轨卫星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逐渐由传统的集中式形态发展到分布式形态,对于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的要求越来越高。云计算中多个安全域的资源聚合以及跨域的协同工作需要建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通信是当前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中一种颇具应用潜力的新技术。超宽带通信系统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超宽带电磁脉冲在辐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
以OFDM和MIMO为核心技术的LTE网络采用同频组网的方式,为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频谱利用率和网络覆盖能力。考虑到实际无线信道传输时延的影响,使得LTE网络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