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规产检并且分娩的病例,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68例归为乙肝研究组(简称,乙肝组),随机选取同期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孕妇64例归为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按照不同的分娩方式分别将乙肝组和正常组再分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1.乙肝组在临产前采集孕妇外周血通过ELISA方法定性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胎盘型碱性磷酸酶及乙肝表面抗原,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含量;分娩后采集脐带血通过ELISA方法定量检测胎盘型碱性磷酸酶及乙肝表面抗原、FQ-PCR检测HBV-DNA含量;并于新生儿生后一天内用ELISA法定性检测新生儿外周血乙肝病毒标志物及FQ-PCR检测HBV-DNA含量。2.正常组在临产前采集孕妇外周血定量检测胎盘型碱性磷酸酶,分娩后采集脐带血定量检测胎盘型碱性磷酸酶。研究结果:1.乙肝组和正常组的剖宫产组胎儿脐血中胎盘型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均低于顺产组胎儿脐血中胎盘型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剖宫产组胎儿脐血中乙肝表面抗原的含量低于顺产组胎儿脐血中乙肝表面抗原的含量,P<0.05。3.胎儿脐血中的胎盘型碱性磷酸酶含量随着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而增多,Pearson相关系数r=0.34,P=0.01。4.乙肝研究组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外周血HBV-DNA、HBsAg均为阴性,HBsAb、HBeAb、HBcAb、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剖宫产比顺产更能减少母血向胎儿血的渗透量,从而降低乙型肝炎病毒在产时母婴垂直传播的几率;2.第一和第二产程的时长与胎儿脐血中的胎盘型碱性磷酸酶含量呈正的直线关系,随着产程的进展母血向胎儿血的渗透量会逐渐增加,因此,选择性剖宫产有可能会阻断HBV产时的母婴垂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