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RRU射频发射机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japplesh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及通信业务的爆炸式增长,对下一代通信系统基站的性能及传输数据的吞吐量提出了愈加严峻的挑战。其中分布式基站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是至关重要的单元之一。为了实现巨大容量和频谱效率,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RRU需要具备完善的多波束动态赋形功能。论文根据室内分布式RRU需求和特点,研制了具有波束赋形功能的低成本高性能工作在3.5GHz的双通道室内RRU射频发射机。在室内复杂环境下,利用现有的网线进行分布式RRU布网是十分经济和便捷的。因此,本文采用屏蔽性较高的七类网线,将多个RRU接入到一个集中的处理单元上。为此,论文研发了一套自定义的信令协议和多工器,从而能够在网线上同时传输基带信号及时钟、控制信号等,保障系统的正常工作。射频发射机采用一次变频的超外差架构,通过有效抑制镜像频率及载波泄漏;优化设计实现中频APC电路,并进行频域均衡以应对传输媒介带来的频响不平坦的影响。多波束赋形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频谱效率、扩大通信系统数据容量,而且可以降低系统功耗的同时大幅减小用户干扰。因此,论文基于双通道收发信机设计了支持两个信号流的八单元相控阵,两个通道共用16个移相单元,复用8组收发前端。通过改变每一个单元的信号相位,使得电磁波在移动接收端实现相干叠加,从而带来18dB的阵列增益。相位控制通过数字移相器及反射移相-模拟移相器结合的方案实现波束0.11~o的高步进精度、移相器360~o大幅度的移相范围,从而实现更宽的波束覆盖及更精确的移动用户追踪定位。论文研制了包括发射机、相控阵及电源控制电路的射频子系统,依照系统指标要求进行了传导及空口测试。该子系统工作在3.5GHz频段,信道带宽为100MHz。发射频谱带内带外均无明显杂散,两个发射机通道当最大输出功率为20dBm时,镜像抑制度分别为64.113dBc,61.827dBc,载波抑制度为58.702dBc,58.647dBc,ACPR为-45.3dBc,-45.2dBc;系统带内平坦度小于1.5dB;QAM16调制的EVM分别为1.79%,1.51%,QAM64调制的EVM分别为1.65%,1.77%。另外,对相控阵进行指标测试,单通道线性功率均高于20dBm,最大EIRP为43dBm,接收通道增益为12dB。移相器有效位数为10 bit,移相范围为360~o,波束指向步进精度为0.11~o。测试结果显示该RRU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双通道发射机及八单元相控阵均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第三季"民心故事会"评选活动于2018年3月10日正式启动,截至2018年5月31日投稿截止,共收到88家单位共计155篇稿件,经审核符合投稿要求并推送网页展示116篇,网络点击率达251.5万
隧道衬砌结构裂损是最常见的隧道结构病害,也是隧道从设计到建成运营阶段都极力避免的病害。本文在成渝高速公路缙云山隧道、渝蓉高速公路巴岳山隧道病害检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隧道衬砌结构裂损病害的主要诱因,采用混凝土断裂力学理论结合扩展有限元法分析在典型诱因下隧道衬砌结构裂损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山岭隧道衬砌结构裂损病害的防治措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以山岭隧道裂损病害检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而焦虑是影响听力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听力焦虑的研究倍受重视。文章利用听力焦虑量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综合性大学医学类学生的
社会责任在近些年不断受到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国家针对各类机构、企业组织,都提倡社会责任的履行问题,尤其是国内的烟草行业,在社会责任中要切实履行到位。烟草行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尤其明显。交通用地资源越来越昂贵,道路设施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单纯通过道路建设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变的不太现实。空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和限制更加严格。如何提高交通系统运输效率成了国家目前面临的难题。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网络预约出租车(简称网约车)成了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是
随着中国民航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乘飞机出行,各大航空公司以及旅行网站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民航旅客服务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来源不同,存在模式异构和数据冗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数据的有效利用。数据集成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方法,因此,研究数据集成方法来消除多源异构民航旅客服务数据的模式冲突和数据冗余从而提高数据质量意义重大。首先,针对模式异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imHash和混合相似度的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