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中国现代小说批评先行于现代文学的发生。 启蒙精英们对小说文体在社会改良中的巨大作用,给予了热情的确认和强势的宣传,带动整个社会对小说文体产生了空前的重视与厚望。启蒙与救亡的现实要求,选择具有价值评判功能的批评本体与小说结盟,由此产生了现代小说批评。在对西方文明的横向移植和对古代传统的纵向继承中,中国现代历史特殊的时代语境与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以及实用理性精神的共同作用,造就了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实践性品格。 为服从现代历史的现实要求,现代小说批评选择实用主义的价值标准,淡化中国古典批评对文学审美特性的关注,同时也迥异于西方小说批评注重对小说本质的纯理论探讨和批评理论的体系建构,而突出小说的社会认知特征和教化功能,在吸纳西方观念时强调现实冲击力,在采撷西方理论时服从致用之需要。小说批评不仅以激浊扬清、警策促醒的能动姿态直接投身现实社会,在现代历史的文化启蒙实践中劲舞飞扬;在政治斗争实践中姿态激越;而且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导引和规范现代小说的创作实践,影响现代小说的生长与发展方向。小说批评因此充满启蒙与拯救的悲壮激情,在勇毅的现实担当中与现实的发展要求相互推动,爆发出不可抗拒的内外驱力,凸显了小说批评在社会实践中的巨大魅力与存在价值。 审视三十年现代小说批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本文从小说批评强烈的现实目的性;小说批评鲜明的实用倾向性;小说批评方法的中国化改写;小说批评对小说现代品格的规范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现代小说批评“实践性”品格的内蕴,旨在揭示中国现代小说批评致力于文化建设与文学创作现实、重视小说的外部关系探讨、淡化小说的内在特质研究、倚重批评的具体实践、弱化理论体系建构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择取现代小说批评的“推介”与“论争”这两个最活跃的实践方式,分别展示了现代小说批评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动力和内在驱力,以及内外合力影响下小说与小说批评独立的审美功能与社会功利观的相互纠缠与裹结、小说批评在文化与文学实践中既能动作用又备受制约的复杂性状。最后,本文列举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审美批评”、“政治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三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