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中央国务院针对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做出重要批示,提出并要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建设,对民间传统技艺提出发展意见,着重强调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延续。当下,在快节奏的市场环境下,民间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存在感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窘境,特别是一些发源于民间的优秀传统手工艺,其文化环境遭受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活态研究作为当前国内保护非遗资源最主流的方式之一,将非遗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通过文字、视频、影像等方式记录下来,让优质的非遗文化“活”在当下,并从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灵感和思路。在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下,聚焦当代陕西宝鸡千阳民间刺绣的艺术价值,挖掘其文化内涵,梳理其技艺特征,开发其产业价值,分析千阳刺绣的发展现状及其不足之处,并探讨其发展策略。本课题从文化、技艺、产业三个活态维度作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化层面,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千阳刺绣的文化脉络和历史特征,准确把握其活态传承所带来的文化优势,深度挖掘其艺术价值,分析千阳刺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与特质,探讨其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策略。第二,在技艺层面,从刺绣工艺品的基本特征出发,对图案纹样、色彩构成、造型体态、寓意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文化传承中所演变的技艺特征为出发点,分析不同时期刺绣技艺的发展阶段与模式,利用其独有的技艺特点并结合民间刺绣文化的潜在价值,进行技艺发展路径的改变与创新。第三,在产业层面,从千阳刺绣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归纳出刺绣产业的发展特点与困境,合理挖掘刺绣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产业价值,从而因地制宜的改善千阳民间刺绣的产业发展状况。对开发产业活态、延续刺绣的生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本课题将千阳刺绣的活态传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技艺、产业这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化阐释,旨在响应新时期我国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重视,同时基于对民间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开拓出一条以“文化—技艺—产业”为传承脉络的发展路径,从而带动千阳刺绣在新时期找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以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技艺水平、扩大产业模式为目标,让“小文化”走向“大舞台”,让千阳刺绣焕发出自身的艺术魅力与时代特色,为民间刺绣文化的活态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