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个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中,学生贷款是唯一的非无偿资助方式,学生是以推迟付费的方式缴费上学。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自1999年实施以来,已成为高校中覆盖面最广、资助力度最大的一项资助政策。该政策指定商业银行向我国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以信用为担保的贷款,这无论是从制度设计还是制度安排上,都与纯粹的商业性贷款不同,它指向了贫困大学生最紧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然而,这项工作在具体实行中面临了种种难题。从政府角色的视角来看,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存在缺位和错位的情况,而且这项政策本身也不完善,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顺利运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在实施助学贷款政策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困难时期,但目前都以比较完善的制度保障了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日益成为其他国家竞相效仿的对象。根据他国的成功经验,我国政府要改革利益机制,调节市场失灵等现象;改革投入机制,发展公民社会;改变管理方法,引入信息技术,建立个人征信系统,这样才能改变当前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政府角色的角度,借助有限政府理论,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政府角色不当带来的问题,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运行中政府角色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就完善我国助学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角色提出参考意见。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基础。该部分以政府角色、有限政府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角色进行分析,为本论文的其他部分提供理论支持。第二部分:助学贷款制度运行中的政府角色进行比较。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助学贷款政策运行中的政府角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几个国家间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政府角色扮演上的差异,以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提供参考。第三部分:借鉴与建议。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政府角色的进行比较,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提出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