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新疆维、汉、哈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差异,进一步探讨新疆维、汉、哈族罹患西北燥证冠心病患者与非罹患西北燥证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异同;2)探寻西北燥证与新疆汉、维、哈不同民族冠心病发病、病理变化及预后的内在关系。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以冠心病为第一诊断且西医确诊的冠心病和中医诊断为胸痹的住院患者例850例,健康人群100例,制定冠心病及中医体质类型计量计分调查表,调查并按统一规定填写调查表。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识,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比较罹患与非罹患西北燥证中医体质的异同。结果:1)分析850例冠心病患者体质与燥证的关系发现,六组间(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血淤质、平和质、余为兼夹体质)燥证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性别、年龄、民族、饮食习惯、居住环境、生化检查与燥证的患病率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析人群的冠心病与燥证的关系,各组间燥证患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4)分析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与850例冠心病人中医体质、燥证与冠心病的关系,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新疆维汉哈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具有差异,维吾尔族阳虚、阴虚体质明显多于汉族与哈萨克族,汉族、哈萨克族平和质多于维吾尔族;燥证和体质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某种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