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脏是人体内的主要代谢器官,也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它制造了消化系统中的胆汁,并在身体内拥有生物转化,贮存肝糖原,帮助分泌性蛋白质合成等重要功能。肝脏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多种生理机能,其中最严重的肝脏疾病以肝细胞癌为代表。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肉瘤,它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最常见形式,也是癌症相关死亡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肝细胞癌病例与慢性肝硬化一起发展。但是,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甚至在不经过肝硬化阶段的情况下发生HCC的风险也很高。由此看来对风险人群的筛查和监测对于HCC的管理至关重要。而且晚期HCC预后不良且有效治疗的选择方案很少,目前,只有甲胎蛋白(AFP)常规用作临床实验室中的循环HCC标志物,但是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寻找可用于早期检测HCC的新颖且可靠的生物标志物迫在眉睫。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内源性RNA。动物中的miRNA通常通过不完全碱基配对与靶基因的3’非编码区(3’UTR)结合来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降解或翻译抑制,实现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miRNA已被证明与HCC的形成有关,这是支持其作为治疗靶点或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潜力点。血液循环中已发现源自多种细胞类型的miRNA。这些miRNAs相对稳定,因为它们大多数是由AGO2蛋白结合,因此不易被核酸酶降解。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经将少数血浆或血浆miRNA列为为HCC标记物。但是,在这些报告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一致性。此外,很少有候选miRNA标记得到有力的机制研究的支持。所有这些研究都表明,尽管miRNA具有巨大的作为HCC的新型生物标记物的潜力,但仍需要进行大量研究才能将真正将miRNA建立为实用的HCC标记物。目的: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炎(CHB)或肝硬化(LC)患者易患肝细胞癌(HCC)。相关临床邻域迫切需求可用于监测危险人群中肝细胞癌(HCC)进展情况的可靠且信息丰富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使用RNA-seq鉴定血浆miRNome中HBV阳性HC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1.收集乙型肝炎病毒阳性(CHB)患者、肝硬化(LC)患者、肝细胞癌(HCC)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标本。2.利用RNA-seq技术分别对血浆标本中的miRNomes进行分析。3.利用qPCR技术检测验证RNA-seq发现的5种候选血浆标志物(miR-483-5p,miR-130b-3p,miR-4488和miR-320c/d)在乙型肝炎病毒阳性(CHB)患者、肝硬化(LC)患者、肝细胞癌(HCC)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标本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是否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4.用qPCR技术检测验证miR-483-5p分别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Hep3B-C、Huh7、Huh7-C细胞中的表达,试图进一步探索miR-483-5p是否在与肝细胞癌有关的细胞中也存在相对表达量较高的现象。结果:我们发现一组microRNA在HBV阳性HCC血浆中的差异表达,其中包括已知参与HCC病因的miR-483-5p和miR-130b-5p。我们证明了使用常规qPCR以miR-99a-5p作为内部参考可以获得血浆miR-483-5p水平。我们揭示了HCC血浆中miR-130b-5p和miR-130b-3p之间链偏差的异常变化。结论:差异表达的血浆microRNAs可能是HBV阳性HCC的有效诊断和监测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