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液态混合发酵条件的优化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康宁木霉(konningkiitrichoderma3.2774)和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5.776)对秸秆液态混合发酵条件的优化,对影响产生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酶的因素如原料配比,发酵时间,生长因子,初始pH值,加水量,接种方式及发酵过程中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确定了发酵液中各单糖的种类。具体方法及研究结果如下: 1用酸水解结合DNS法测定秸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如下:纤维素32%,半纤维素18.9%,木质素15%,可溶性还原糖0.27%。2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秸秆:麸皮为5∶1,硫酸铵1.4%,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亚铁0.01%,硫酸锰0.01%,加水量为100%,温度30℃,通气量170rpm,pH为6.5。 3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接种时间间隔及各自接种量:接种时间间隔为48小时,混合菌的接种比例相同即同为3%。 4麸皮添加量为0.01%,过氧化物酶活可提高56.1%。 5金属离子Fe2+对FPA酶活有显著的提高作用,Mn2+对CMC,POD酶活的提高有显著作用。Fe2+,Mn2+添加量0.01%。 6NaCl对纤维素酶活的影响较为显著,由于在液体环境中菌体迅速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使培养基中渗透压降低,为防止细胞内外渗透压过大而影响细胞正常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NaCl,由此可能使得细胞的通透性增大,从而导致酶活力增大。结果表明,添加0.5%NaCl较为适宜混合菌生长 7培养时间对不同菌株产酶能力影响不同,将康宁木霉与白腐真菌混合液态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滤纸酶活力,羧甲基纤维素酶及过氧化物酶活力。通过对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混合菌的产酶高峰期由3天缩短为2天,最高酶活力FPA酶为2.451U(umol/ml.min),CMC酶为1.724U(umol/ml.min),分别比优化以前提高了67.93%,8.6%;POD酶为15.943U(umol/ml.min),比未优化前提高了1.09倍。 8采用硅胶葡萄糖薄层层析法对发酵液中产生的各种单糖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色斑颜色几迁移值鉴定出发酵液中存在的可溶性糖种类主要为葡萄糖,还有少量木糖,鼠李糖。
其他文献
食品中的抗氧化多肽,对于各种跟自由基有关的疾病有很重要的预防作用,又由于其作用温和、天然安全及无毒副作用,因而这些肽在食品中的产生以及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
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技术是提高柴油机升功率的最为有效的手段,目前理论上仍不能完全预测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只有通过试验才能全面的获得涡轮增压器的特性。随着高压比、高效率的
本文研究了脱脂牛初乳粉质量控制技术,比较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及处于真空冷冻干燥仓不同位置的脱脂牛初乳粉的质量,并探索牛初乳免疫球蛋白IgG的热稳定性改善,得出了有效改善稳定
微电子芯片的应用遍及日常生活、生产乃至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在现代文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影响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即是电子冷却技术。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
学位
氢气是21世纪公认的理想能源,可再生能源制氢中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氢被认为最具有经济与技术上的生命力。江苏大学在原有研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质与煤共气化制氢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使用少量的煤作原料,不仅可替代惰性粒子,起到改善生物质的流化性能。而且煤粒是发热体,含碳量高,容易在流化床底部形成高温炭层,使燃气中焦油加速裂解成不凝气体,解决了生物质气化产品气中焦油含量高的难题;第二,生物质与煤共
本文在能源利用的单耗分析理论基础上,并将其应用于锅炉和发电机组,推导出能源利用第二定律效率的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省煤器的作用及机炉参数匹配问题,指出省煤器中的工质吸热过程是发电厂热力循环的低温部分,它的存在已成为机炉参数优化匹配、提高锅炉和发电机组第二定律效率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了超超临界机组循环方式设计研究的新思路,并以某百万千万超超临界机组原始参数为基础,重新对回热系统进
学位
柴油机排气温度较低,且含氧量较高,这使得催化剂难以将NOx还原成N2。因此,在低温富氧条件下,如何有效降低柴油机NOx排放具有重要意义。NOx存储还原(NOx Storage and Reduction,NSR)技术具有脱除效率较高、无需额外添加还原剂和占用体积小等优点,有望成为解决轻型柴油机NOx排放问题的有效技术之一。柴油机NOx排放主要由大量NO和少量NO2组成,其中,NO难以被存储,而NO
本文分别采用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浸提法及微波浸提法对无梗五加果实中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水浸提最佳参数:浸提温度80℃、料液比(g/mL)1:70、浸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