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诊断虽较容易,但治疗手段单一,病情变化快。持续的肠梗阻不仅无助于早期肠内营养的进行,反而增加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破坏、肠屏障功能受损等并发症发生机会而加重病情,从而非但增加了不必要的住院时间,还变相的延长了病患的痛苦以及额外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药敷脐及雷火灸神阙穴治疗急性肠梗阻,对比观察常见的临床表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便秘及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情况,证实中药敷脐对急性肠梗阻胃肠动力恢复的促进作用,分析急性肠梗阻常见证型的分布情况,结合文献探讨中药敷脐促肠梗阻胃肠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并为规范急性肠梗阻中医证治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普外科自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30例及西医治疗加中药敷脐组30例。单纯西医治疗组(简称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包括常规禁食水、必要时给予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西医治疗加中药敷脐组(简称治疗组)中分别根据患者舌苔、脉象以及相应症状体征等分为气滞血瘀型、里热内结型、气血不足型以及脏腑失调型,在中医导滞通下治疗总则的指导下自拟中医协定方,再根据不同证型加以辨证论治,偏于水结湿阻者加用:杏仁、生薏苡仁;偏于气虚阻滞者加用:生黄芪、白术、麦冬;偏于热结阻滞者加用:黄芪、栀子。将药物研至粉末并调制糊状,再将涂抹中药的自粘胶布贴于神阙穴处行中药敷脐治疗,每次敷贴时间为10分钟,每次治疗间隔5分钟,共需持续贴敷4-6h,并针对患者出现的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便秘症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方法予以评分,并记录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时间。针对急性肠梗阻各个证型之间的发病例数加以比较,分析其常见证型。结果:治疗组(西医治疗+中药敷脐组)中共收集的30例病人中有9人显效,16名患者有效,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达83%,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中共收集有3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其中显效人数为6例,10例有效,治疗效果无效者14人,总有效率达到53.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腹痛评分项目中,治疗前两组间腹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腹痛评分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前后腹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西医常规治疗后腹痛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敷脐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后腹痛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腹痛评分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药敷脐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疗效更为突出。腹胀评分项目中,治疗前两组间腹胀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腹胀评分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后腹胀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西医常规治疗后腹胀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腹胀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敷脐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后腹胀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腹胀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敷脐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疗效更为突出。恶心评分项目中,治疗前两组间恶心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恶心评分比较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恶心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西医常规治疗后恶心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敷脐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后恶心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恶心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敷脐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疗效更为突出。便秘评分项目中,治疗前两组间便秘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便秘评分比较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前后便秘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西医常规治疗后便秘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敷脐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后便秘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便秘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敷脐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疗效更为突出。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项目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恢复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将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各个证型的发病例数加以比较,结果显示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发病例数均远远高于其他证型的例数,说明气滞血瘀型的在普外科急性肠梗阻患者中较为多见。结论:通过各项指标的评分及各个证型发病例数的比较,我们发现治疗组(中药敷脐+西医常规治疗)较对照组(单一西医常规治疗)更能有效改善肠梗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常见不良症状,促进胃肠术后早期蠕动,能够较早恢复排气,缩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外科急性肠梗阻患者中以气滞血瘀型较为常见,初步考虑可能与外科大多数患者既往行腹腔手术,手术对机体有所创伤,导致气机阻滞、血运不通有关。中药敷脐疗法对促进急性肠梗阻中的炎症吸收、帮助恢复胃肠功能、保持和平衡内环境的稳定以及机体的康复大有益处,并减少其复发机会,具有费用低廉、痛苦小、负担少、疗效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加以运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