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城镇化阶段,必然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但是中国国情不允许过多地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在这个特殊的发展时期,2004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政策。目前,我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还处于试点阶段,对“挂钩”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研究都有利于这一政策的日臻完善,促进我国城镇和乡村的健康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应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和控制措施以及我国学者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研究进展,其次通过查阅乐山市规划大纲和乐山市统计年鉴等资料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状况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乐山市进行增减挂钩的基础条件,在预测乐山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利用人均指标预测法和灰色数列GM(1,1)模型预测了乐山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及城镇建设用地挂钩需求,应用人均指标法测算了乐山市的现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规划期末整理潜力及农村居民点挂钩整理潜力,应用挂钩潜力系数描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应用年均增长法、人口比例法、投资预测法、综合权重法对挂钩用地布局进行预测规划,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和研究针对研究区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如下几点结论:我国学者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对“挂钩”的由来、概念、挂钩的运作模式、挂钩的各种阻力、挂钩的落实方法及挂钩中的权属问题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挂钩的效益分配,挂钩资金的筹措及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运作和管理,挂钩项目基础研究及挂钩项目后的效益评价等诸多理论和实践应用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的用地扩张及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研究显示,西方国家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用地扩张研究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用地扩张控制的动机和措施都已经提出了系统全面的观点,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在保护耕地的层面上。对研究区域进行的挂钩基础条件的研究显示当地经济基础条件良好且发展迅速,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较高,挂钩政策在当地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均较高。对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量和挂钩需求的预测结果显示:①2006-2010年的新增需求量是9253.62公顷、2006-2020年的新增需求量是16912.86公顷,其驱动力主要是乐山市经济的迅猛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根据预测,在乐山市11个县(市、区)中峨眉山市、市中区和沙湾区的经济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是排名靠前。②2010年和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挂钩需求分别是8810.60公顷和14940.12公顷。这两个数据由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量扣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中的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得来。对研究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和挂钩整理潜力的测算结果是:①农村居民点现状整理潜力是2726.51公顷,2010年末整理潜力是7281.72公顷,2020年末整理潜力是12048.52公顷,表明乐山市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潜力较大,可以盘活的存量用地较为丰富。其原因是以往的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其发展方式较为随意且缺乏严格管理,现阶段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实施挂钩政策的大好机遇,合理规划、严格管理,落实好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②2010年和2020年农村居民点挂钩整理潜力分别为4683.48公顷和7450.39公顷。这两个数据是由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中可整理为耕地的面积扣除土地整理规划大纲中规定的规划年期内需要完成的新增耕地指标得来。对挂钩潜力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当设定人均居民点面积为85平方米时,2010年和2020年的挂钩供给系数分别是0.53和0.50,乐山市挂钩供给潜力是相当大的。对挂钩用地的布局显示乐山市的主要挂钩潜力区分布在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峨眉山市、犍为县、夹江县、沐川县和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