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银/碳酸银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也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改善环境,人们也在坚持不懈地做着努力。在一系列的环保处理技术中,高级氧化技术能够使大部分的难降解有机物质矿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真正地达到了绿色环保的效果。光催化技术正是一种通过光激发半导体催化剂来实现污染物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同时该技术仅需要太阳光的照射,可极大地节约能源。近些年,光催化技术正逐渐成为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开发能在可见光下激发、具有高降解效率和稳定性的银类光催化剂,并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分析研究其光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结构之间的关系,探究光催化反应的机理。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离子交换法成功合成出AgCl/Ag2CO3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EDS、TEM、XPS、DRS、光电流、比表面分析等表征手段来研究AgCl/Ag2CO3光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性质。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分析中可以发现,本体Ag2CO3光催化剂在复合AgCl之后,其在可见光区的吸光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升。MB的降解实验可以发现,可见光照射50 min后,AgCl/Ag2CO3(20.54wt%)的降解效率最高能达到95%以上,而本体碳酸银的降解效率仅为50%。从总有机碳(TOC)表征分析也可以发现可见光照射1h后AgCl/Ag2CO3(20.54 wt%)能矿化超过50%的有机污染物。通过结合其他表征手段,对光催化剂性能提升的机理进行研究。  2.利用离子交换法成功合成出AgBr/Ag2CO3光催化剂,并通过利用一系列的表征手段来探究AgBr/Ag2CO3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提升的内在原因。在光电流实验中可以发现AgBr/Ag2CO3光催化剂的光电流响应强度要远远强于本体Ag2CO3,这表明了光催化剂在受到可见光照射后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得到了提高,从而有更多的光生载流子参与了降解反应,促进污染物降解效率的提升。在降解MB的活性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当AgBr的含量为21.41 wt%时,AgBr/Ag2CO3的光催化效果最佳,可见光照射18 min其对MB的降解率就能达到97.87%,而本体Ag2CO3仅仅能降解20%的MB污染物。在TOC表征分析中,可见光照射30 min后该复合光催化剂能矿化去除68%的有机污染物。  3.利用离子交换法成功合成出AgI/Ag2CO3光催化剂,并分别通过XRD、XPS来研究样品的组成,SEM、TEM来了解光催化剂的形貌并通过DRS、光电流、比表面分析等表征手段来研究AgI/Ag2CO3光催化剂内在性质。光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在对MB的降解实验中AgI/Ag2CO3(40 wt%)活性最高。可见光照射21 min,AgI/Ag2CO3(40 wt%)可以降解95%的MB有机污染物。此外AgI/Ag2CO3复合光催化剂的稳定性也要优于本体Ag2CO3光催化剂,三次光反应循环实验后,AgI/Ag2CO3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活性仍能维持在90%以上。在TOC表征分析中,可见光照射1h后AgI/Ag2CO3(40 wt%)可以矿化降解61%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实验还对AgI/Ag2CO3的光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其他文献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独特功能。桂林会仙湿地是我国低海拔岩溶湿地的典型代表,属于连续型灰岩含水岩组,主要以排泄岩溶地下水为
摘 要: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可以深入发掘古代水墨画的内涵及相关元素,把此类元素转变成设计人员自身的特有设计语言,使平面设计具备典雅的传统美和显著的现代感。本文从传统水墨元素和平面设计中的相关概念入手,阐述了水墨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的原因,重点研究了在现代平面设计对于水墨元素所具有的使用方式。  关键词:水墨元素;平面设计;应用  一、 水墨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方法  (一) 设计思维的创新  
基因治疗作为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技术已被广泛研究。而基因载体作为运载治疗基因到靶向部位的工具,是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出安全且高效的基因载体系统是目前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 ”也成为一个热词,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深入的渗透。家校沟通工作在教育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推进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还能够便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在“互联网 ”背景下,家校沟通工作也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便利,解决传统沟通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做好“互联网 ”背景下家校沟通工作,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多孔材料具有质轻和比表面大等优异的物理性能,是一类集物理功能与结构一体化的新型材料,在催化、分离、离子交换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Ni、Al粉末为原料,通过不
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分别于2005年秋季(10-11月份)、2006年冬季(12-2月份)、2006年春季(3-5月份)和2006年夏季(6-9月份)在深圳福田红树林区5个水质监测站进行浮游植物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