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事关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为农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党中央进行了规划,但如何建设新农村,中央只是给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新农村建设举措。本文在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搜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并结合安徽实际情况,梳理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理论,确立适合安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相关举措。文章分别从生产力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生产领域的拓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四个直接动因和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农业生产保险体系建设、基层民主管理体制建设三个间接动因出发,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建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新农村建设既要推进,又要讲究实效,这要求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以考察新农村建设成效。本文以梳理出的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理论为前提,结合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运用理论分析、频度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从一个总目标——建设新农村,两个分目标——生产发展要求和生活提高要求,八个子目标的要求出发,选定五十个个体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的参考值,构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对有效推进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