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助读系统是编者特意在教材中设置的、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材料。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不仅可以对教师设计教学提供指引,更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提供支持与“脚手架”。目前,学界针对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关系的相关研究还是空白,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助读系统的研究和使用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分为五章来论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绪论首先陈述课题研究的意义,界定相关概念,明确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并对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介,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归纳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特征,即助读系统的各类要素应指向学习情境、助读系统的内容设置应利于经验重组、助读系统的目标达成应注重主动建构、助读系统的呈现形式应利于交流互助。第三章通过问卷等方式,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和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因。第四章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视角,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导语、注释、资料和插图四类要素,进行建构主义的要素构成、内容设置、目标达成和呈现形式审视,明确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各类要素的得失。第五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提出编写、教学和学习的优化策略建议:一、在编写时,编者应首先发挥教读课文课前导语的优势、弥补整册导语和自读课文课前导语学习情境指向功能的缺失、完善单元导语的交流互助功能、广泛设置富有启发性的课旁阅读提示,其次应加强注释类要素对课文学习的情境指引、充实注释类要素的内容、丰富注释类要素的知识呈现形式,然后应增加指向学习情境的资料内容、设置具有序列性的资料内容、丰富资料类要素的知识呈现形式,最后应选取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的插图、丰富插图的编排样式并提供插图在学习中的使用建议;二、在教学时,教师应把握学习情境、明确学生基础、整合助读资源、激发认知矛盾、鼓励合作交流;三、在学习时,学生应在课前转变观念、课中主动建构、课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