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交通构建低碳枢纽——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tt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高度聚集带来了环境污染、空间混乱、交通阻塞等问题,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可以获得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高速铁路所具备的低碳化优势成为解决城市和交通问题的首选。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大规模的高铁枢纽建设任务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进行指导。高铁枢纽是构建绿色交通网络的关键性节点,通过低碳型高铁枢纽的介入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符合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需求。因此,论文以构建“绿色交通”为出发点,以低碳型高铁枢纽为研究主体,探讨了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低碳型高铁枢纽的关键性要素;构建了低碳型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的研究体系;提出了系统化的低碳型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策略;展望了符合国情的低碳型高铁枢纽的建设构想。   论文通过对绿色交通理念的借鉴,剖析铁路枢纽走向生态化发展的历程,分析了高铁枢纽的发展现状及基本模式,从而提出了构建低碳型高铁枢纽的必要性及其本质内涵。论文分三大部分研究系统性低碳化策略的原则与运用:   首先,低碳型高铁枢纽的整体规划必须贯彻系统性的环境观。通过系统性的环保理念来指导场址选择,通过评价体系的介入以及环境影响模型使选址方案理性化;以节能理念指导枢纽地区的交通组织;以系统的环境观指导功能布局,强调集约化的土地利用、便捷高效的换乘模式、适宜的尺度及出入口位置的规划。   其次,与城市的协调、共生是低碳型高铁枢纽外部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核心要素,要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延续和尊重,从城市的整体形态出发设计。   第三,高效、低耗应作为内部空间的组织原则,强调高效的交通空间、人性化布置的商业空间、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高效的空间组织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论文通过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代表性高铁枢纽建设实例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并进行横向对比,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低碳型高铁枢纽的评判体系。论文最后对构建适宜于我国的低碳化高铁枢纽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其他文献
学位
严寒地区冬季的住区组团微气候十分恶劣,为了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建筑往往要以高昂的能源消耗为代价。建筑组团室外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一样,是人们生活和交流的重要空间,如何采取
当今,人们的消费已经越来越着重于对自身形象、品位、身份和情感等方面,即波德里亚所提出的“符号消费”。城市商业街区作为消费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受符号消费的影响最为深刻,对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得地域文化逐渐衰败甚至消亡。城市的水资源各有其特点,对创造城市个性、展现滨水城市的特色风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体现地域文化滨水空间的设计
继世界发达国家陷入社会老龄化的困局之后,随着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预期寿命的提高,这一问题正在我国凸显。据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
学位
一直是建筑设计的研究主题之一。当今建筑形态设计正处于从简约单一形体向复杂和多元化发展的时期,对建筑形态设计的研究也从传统的范式转变为以数字化为手段的自上而下的范式
传统的中心区空间发展研究一般认为,中心区的公共设施分布由内向外逐步衰减,形成一种类似“山峰”的逐步降低模式,但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服务行业向城市中心地区集聚的模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数的高楼大厦在最近十年间拔地而起。高速的发展导致一些建筑师在设计工作中盲目地追求高效率,而忽视提升设计品质。同时
伴随着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制度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得到了很大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但是,这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