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颞下颌关节置换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工全颞下颌关节对于某些严重的疾病如肿瘤、外伤、骨性关节强直等导致的颞下颌关节解剖结构破坏以致不能正常行使功能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实验通过将人工全颞下颌关节植入到实验用山羊的体内,建立动物实验模型来探讨人工全颞下颌关节假体进行关节置换的稳定性及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实验用健康成年山羊6只,钛钉78枚:长度8mm,直径1.6mm,纯钛全颞下颌关节假体6副,4孔钛板6副:厚度2.0mm。实验用山羊一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全关节假体置换,其固定钛钉与周围骨的结合程度组成实验组(根据假体植入部位分为关节窝组、下颌升支组),并在另一侧下颌骨相对位置安装一钛板,其固定钛钉与骨的结合程度用于对照。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取材(每次2只),取材进行:1.HE染色观察钉-骨界面组织学形态2.钉-骨界面扫描电镜观察3.钉-骨界面力学检测4.钉-骨界面的组织化学检测。最后将所得检测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E染色4周时实验组钉-骨界面处有纤维组织,可见大量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对照组界面有纤维组织,大量成骨细胞,少见破骨细胞。8周时实验、对照组钉-骨界面均有纤维组织,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类骨质。12周时实验、对照组钉-骨界面纤维组织较少,可见大量成骨细胞、成骨样组织。2、扫描电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钉-骨界面所见基本一致。4周时实验组钉-骨界面处主要为纤维组织,只有少量新骨形成。8周时钉-骨界面已有大量颗粒状骨质沉积,但仍可以见到纤维组织包绕。12周时钉-骨界面基本形成骨结合,周围仍有少量纤维组织。3、钉-骨界面剪切力测定4、8、12周时关节窝组的剪切力分别为(135.95±23.53)N、(181.17±22.34)N、(202.64±21.10)N;下颌升支组为(158.43±19.62)N、(191.35±21.06)N、(215.87±17.92)N;对照组为(175.30±12.10)N、(203.73±19.59)N、(222.53±20.97)N。关节窝组与对照组最大剪切力的差值在4周时有统计学差异,而下颌升支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在8和12周时关节窝组与对照组、下颌升支组与对照组最大剪切力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4、钉-骨界面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4、8、12周时关节窝组钉-骨界面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分别为(7.553±0.639)、(18.713±2.412)、(22.258±3.821);下颌升支组为(8.640±0.720)、(18.766±2.363)、(22.330±3.369);对照组为(8.915±0.802)、(19.025±2.068)、(23.302±2.455)。关节窝组与对照组ALP活性的差值在4周时有统计学差异,而下颌升支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在8和12周时关节窝组与对照组、下颌升支组与对照组ALP活性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置换后能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机场塔台管制在飞机安全飞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而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机场塔台管制的职能,并通过明确机场塔台管制风险、制定突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民众生活及社会生产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基于此背景,配网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快速扩张和常规扩张对皮肤回缩率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以探讨适合于临床的最佳的皮肤扩张方式。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62只雄性新西
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生态遭到了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各国都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者也必须更加关注
本文研究目的: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分析影响牙周炎疗效的因素,从而
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是当前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 重点,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特点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具体的施工技术,坚
目的:比较除皱美容切口与传统切口在腮腺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在2013年10月-2015年3月期间的腮腺手术病人116例,分为两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