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领域的商品交易,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交易模式,是现实市场交易的拓展和延伸,是商业文明和交易文化在网络环境中的进一步体现。其鲜明的交易特征和得以双赢的经济利益,着实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服务。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人们对时尚生活态度的不断追求,为网络商品交易在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网络商品交易在与现实社会交织发展的同时,对于现实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法律的冲突、挑战、改变也在所难免,传统的现有立法、司法执法模式甚至法律原则都在网络时代面临着变革和修正的处境。并且,这种挑战和动摇随着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拓展、深化而变得更为广泛、强烈。基于此,笔者在翻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市场调查,对当前国内外立法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多角度考量,撰写本文。本研究在厘定网络商品交易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开放性、广泛性、便捷性、低成本性和虚拟性的特征进行阐述。同时,针对近年来网络商品交易活动中鱼龙混杂的情形,笔者从网站功能建设、商品质量与安全风险、网络交易监管、观念意识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进行概要分析。进而,引出网络商品交易中法律制度缺失的现状问题:即立法层面上,现行法律规范的冲突和专项性法律缺失;司法层面上,责任主体认定模糊、管辖法院确定复杂以及证据材料难以提供;法律适用层面上,信息安全、电子合同以及网络支付等法律在适用中存在的滞后空缺。针对此,笔者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就网络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先进立法活动,结合“两会”代表对《网络交易法》的呼吁,探讨我国网络商品交易法制建设中由于动态法制环境、违法行为多样化以及法制观念偏离带来的难点问题。行文最后,笔者针对前文对网络商品交易法律问题的现状分析,重点从实体立法、程序立法和监管制度上提出对完善我国网络商品交易法律制度的思考:即逐步显现《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的立法预期,同时,重点对电子支付、网络交易、数据信息保护相继展开立法活动,盘活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加快信息化法制建设,真正做到为网络商品交易市场提供优越的法律环境和完善的秩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