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学的紫花苜蓿抗寒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优质牧草,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具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在我国,紫花苜蓿生长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寒冷,容易发生低温冻害,造成苜蓿减产,大大降低苜蓿的生产效益。因此,如何发掘紫花苜蓿的抗寒基因资源,培育抗寒苜蓿新品种,已成为我国苜蓿产业高产优质目标亟待解决的问题。肇东苜蓿广泛种植于我国东北地区,适应当地严寒气候,是紫花苜蓿中优异的抗寒品种。因此,本研究以肇东苜蓿为研究材料,进行寒冷转录组测序、miRNA测序以及降解组测序,发掘紫花苜蓿中寒冷胁迫相关的miRNA基因、功能基因以及它们的调控模式。同时,整合模式植物的基因调控网络信息,构建紫花苜蓿基因调控网络,解析紫花苜蓿抗寒分子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寒冷胁迫的转录组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紫花苜蓿75551条UniGene序列,发掘寒冷胁迫响应基因5767个,主要集中在胁迫响应、激素调节和抗氧化调控等过程。进一步分析发现,AP2/ERF、WRKY、MYB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在紫花苜蓿寒冷胁迫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其中,10个AP2/ERF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得到了qRT-PCR的验证,证实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可靠。2.紫花苜蓿寒冷胁迫的小RNA测序分析通过小RNA测序,鉴定了197个紫花苜蓿miRNA基因在寒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其中,新的miRNA基因24个。发掘寒冷胁迫响应mi RNA基因35个,其中12个miRNA基因表达模式得到q RT-PCR验证。通过降解组测序,鉴定了105个miRNA调控的靶基因,建立了mi RNA与mRNA间的调控模式。3.紫花苜蓿抗寒分子调控机制研究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挖掘模式植物基因调控网络数据,构建紫花苜蓿基因调控网络,整合本研究发掘的miRNA与mRNA间调控模式,建立紫花苜蓿寒冷胁迫基因调控网络,系统地解析紫花苜蓿抗寒分子调控机制,为紫花苜蓿的抗寒品种培育提供基因资源和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国际航运市场中航运经营者的协议或者协同行为以及国际航运协议组织的决议,都可能实现运价与运输条件的协同,损害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成为各国垄断协议制度规制的对象。在国
基于对黔东南乡村旅游者的调查,运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分析总结出乡村旅游消费需求的人口学特征、旅游消费心理特征、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和旅游消费效果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紫娟茶树幼嫩叶和成熟叶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获得在幼嫩叶中高表达的差异片段TDF(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再利用RACE方法首次从茶树中克隆了APE
并购整合的结果对于并购的成功举足轻重,而对于地域和文化差异明显的医药流通业间的并购整合来说尤为如此。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并购整合内部控制提供了工具
目的:分析常频和高频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早产 NRDS 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CMV
从服务或交易内容看,跨境电商平台是一种基于电子平台的新型贸易中间商。由于具有更强大的信息沟通和匹配撮合功能、能够提供更为便捷的交易服务,近年来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迅猛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自然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研究。该地区共有种子植物129种,隶属于51科、96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
动态血糖监测有助于糖尿病人监控血糖、控制病情。在动态血糖监测仪器设计中,微处理器是影响系统功耗的重要因素。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连续监测时间,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高
新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SIOP和BOPPPS模式为基础,该监控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在课前准备、课堂授课和课后评估三
<正>就业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纵观世界,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把政府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