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共赢性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开局20年,对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正经历着快速上升期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历史最好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并存,但其发展进程却难以深入推进,世界体系变革趋势不明朗。世界各国纷纷开始转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合作上来,以谋求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依靠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以及“战略红利”带给本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持续动力。“中国巨龙”和“印度大象”,以其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地位、优越的资源禀赋、相互间巨大的互补性而使得两国各自追求复兴梦、大国梦的实践存在着合作共赢的巨大潜力。中印共赢性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诉诸于两国合作机制的积极构建、平稳运行及成效收益。实际上早在本世纪初印度瓦杰帕伊总理和温家宝总理实现成功互访以来,就已经将两国关系定位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高度;2013年李克强总理与曼莫汉?辛格总理进行了开创历史的年内互访,无疑将双边关系推进到全面合作的高度和多领域发展的深度。经过十余年合作高速度、快节奏的发展,中印之间已经搭建起多层次、跨领域、广向度的对话、磋商与合作机制。中印合作的共赢性发展、机制化建设是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合理延伸,它建立在战略全局之上,是两国交往日益密切和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良性互动产物。中印间全方位的合作共赢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中印关系的稳步推进,促进了双方实力的提高,推动了中印两国同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更提升了中印两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成效显著。基于此背景,我们可以在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对中印共赢性合作的发展态势保持乐观的态度,因为通过对中印合作机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中印合作机制化轨迹的审视,即使中印战略合作机制建设面临诸多问题等,中印两国交流的领域和范畴也正在以超出双边关系的快车道节奏向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对中印共赢性发展合作机制的现状进行梳理,对其发展潜力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地对中印关系中的障碍进行风险控制、分歧规避,从而对两国利益契合、深化合作共赢进行理论探索。本文试图从梳理两国交往合作的历史入手,将中印合作机制置于双边关系、地区多边关系、全球体系这三个维度特质中去分析,重点剖析了两国间有着悠久合作历史和显著成效的经济贸易、能源领域合作在新时期的共赢。从现象的梳理、关系的演变历程去概括两国交往合作历程中的“变”与“不变”,厘清中印共赢性发展“新思维”,力图描绘出新时期中印关系模式的轮廓,最终为两国更加长远的合作共识达成、利益诉求协调、互利共赢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提供初步的政策建议和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痴呆类型,65岁以上老人中八分之一面临该种疾病困扰。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缺损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诸多研究
采用优质的54#半精炼石蜡,将乙烯裂解二次注汽技术融合在石蜡裂解技术中,避免了裂解炉结焦;考察了单程裂解、炉前甩残蜡循环裂解、炉后甩残蜡循环裂解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的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教育家,为了在士人和大众中普及心学信仰,他通过书院讲学、讲会、兴社学、发告谕和制乡约等教化途径,达到了"化民成俗"和建构大众道德信
本文在前人对汉语和韩语多项定语语序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描写、解释、对比的方法,对汉语和韩语多项定语的结构和语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韩南大学中国通商学院韩国学生调
采集了重庆市主城区不同区域10种主要绿化植物、土壤和街道地表物(灰尘),分析了Hg,Cd,Cu,Pb,Zn在植物中的含量差异,分别计算了植物对土壤和灰尘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以及植物对大
文章给出知识库内存在知识的规则约束,将知识库视为基于知识的完整知识地图,在此基础上研究库内各主要构件的关联支撑知识地图的更新和新知识的生成,分析库管理子系统的双库
目的本研究采用纤维蛋白粘合剂联合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及雌激素的综合方法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行分离术后的再粘连,探讨纤维蛋白
文章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概念模型,建立了评价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企业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新建架空线路条数增长较快,电气间隙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决定了塔头尺寸的大小,而且决定了交叉跨距的距离,在线路设计中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是生产有机玻璃的原料 ,广泛用于表面涂层、合成树脂、油漆涂料、胶粘剂工业和医用高分子材料工业。本文比较了合成MMA不同工艺路线的优缺点 ,综述了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