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困境研究 ——以河北省D村农用蓄水池污染治理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nuzk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陷入普遍凋敝。农村环境污染作为中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关系到乡村环境是否生态宜居,更关乎农村地区稳定与发展。农村环境治理既是农村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薄弱环节,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现实瓶颈。研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成因与应对,对于深化乡村治理的基本认识以及推进基层治理变革,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以河北省D村农用蓄水池污染治理的事实案例作为观察中国农村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窗口,在分析该村农用蓄水池治理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之上,着重发掘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机制机理,并尝试还原当前中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实然状态。本研究以集体行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依据集体行动理论对利益的强调,集体行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对行动伦理的强调,以及协同治理理论对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和各自功能作用良好发挥的要求,尝试从可行能力、利益、伦理三个维度,构建“支付能力-环境治理意愿-协同治理能力”的分析框架,对案例村农用蓄水池污染治理实践中主体合作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案例村农用蓄水池污染治理之所以陷入困顿,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共同所致:第一,乡镇政府和在村农民群体之间难以达成有效合作。在蓄水池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官—民”之间信任的缺失,导致乡镇政府丧失了整合乡村关系的主动权,具体则表现为所在地镇政府与案例村村“两委”、所在地镇政府与案例村村民之间的协同失败。第二,乡镇政府和在村企业之间难以达成有效合作。在村企业出于“自利性”动机长时间忽略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乡镇政府和地方官员出于地方经济优先发展的动机放松对在村企业污染行为的规制,默许甚至纵容在村企业排污行为,二者围绕案例村农用蓄水池污染治理呈现协同失败的状况。第三,农民群体内部之间难以达成有效合作。案例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村庄社会结构迅速变迁,由此带来了该村农民群体社会阶层的急剧的社会分化与利益分化,导致了蓄水池的污染出现了“异质性”环境治理意愿,原子化、疏离化的农民之间再难达成一致的集体行动。研究认为,所在地镇政府与在村农民群体的协同失败,所在地乡镇政府与在村企业的协同失败以及农民群体内部之间的协同失败共同导致了案例村农用蓄水池污染的治理失败。在本研究看来,厘清农村公共池塘资源的资源类型与特征,把握当下农村村庄社会结构变迁的特点,落脚在如何提升和改善村庄治理效能,着眼于规范国家治理中的基层政府行为,才是推动农村公共池塘资源实现良善治理的长远之道。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的提议是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致力于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一个伟大的部署和设想。近些年来我们既有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又有西方某些国家虎视眈眈的敌意和主观设置的贸易壁垒,中国需要开拓新的贸易渠道和贸易路径,需要发展扩大贸易朋友圈和影响圈,“一带一路”的适时提出,是划时代的伟大设想。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经济分工逐渐明晰,传统的货物贸易在爆发式的发展后,逐渐稳定下
交通运输系统的革新与进步,是引导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以及出行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结构更新甚至重组的重要因素。自高速铁路开通以来,我国高铁的发展势如破竹,其运营里程已然跃居世界之首,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并打造出了世界级的中国高铁品牌。高铁的发展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城市结构更新与重组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此,论文在基于前期国内外研究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向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尤其是当全球形势出现重大变化时,我国都会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扩大内需措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企业减负措施等。政策调整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原有环境复杂程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在多项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趋于增加。攀升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引发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变
文艺复兴开启人的“自我”发现,主体性成为西方哲学的根基,“他人”(Other)成为“异在”。人类学先视他者(Other)为非西方的异物,后以之作为认识自我的参照物存在,再后来以他者作工具解析西方本土文化。社会学家关注主体社会,视他者为西方现代性的“殖民地”。本文将西方哲学中的“他人”纳入历史观视察做了政治哲学考察,从政治哲学视角考察“他人”,发现西方哲学是以“自我”为起点看待和对待“他人”,并形成
为探索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的年际、年内及空间变化规律,以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固定样地2005—2015年土壤长期定位土壤养分观测的数据为研究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趋势明显;土壤全磷含量下降趋势不明显,在0~60 cm土层呈缓慢下降趋势,60~100 cm土层则有所上升;土壤全钾含量在0~60 cm土层呈逐渐上升趋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最新修订的《森林法》(2019)明确提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总则要求。这既赋予了林业事业新的使命,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时代背景下,回顾中国林业政策70年的变迁历程,探究其演化规律,对于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国林业政策体系,促进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1949-2019年国
森林认证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到如今,新颁布的《森林法》已经将森林认证纳入进来。在我国政府推动下,中国森林认证体系得以建立,并实现与PEFC互认。2019年我国FSC产销监管链认证证书数量占全球将近四分之一。森林认证在我国发展成果丰硕,有效促进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现代林业目标的实现。为了有效发挥森林认证的作用,我国政府通过多年的努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以《森林认证规则》为代表的一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干扰程度日益加深,使得土壤侵蚀加剧,土壤环境失衡,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人地矛盾锐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含量是土壤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的分布特征,有利于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和土壤环境的改善,对于区域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有重要的意义。祊河流域作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地形起伏大,土层疏松浅薄且
林下培育人参是一种高效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它充分利用森林环境,模拟野生参生长的自然环境,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生产具有野生人参特点的无污染、高价值的高档商品人参,从而缓解了高经济效益人参种植业与高生态效益的林业之间的矛盾,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毁林种参面积。林下参产业作为无污染、无公害的林下经济绿色产业,对发展后续产业、振兴东北林区、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东三省人参种植发展迅速
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减贫工作虽取得巨大成绩,但返贫致贫风险长期存在。林业产业化扶贫是稳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但由于产业发展和与扶贫两者之间的市场价值与社会救助目标存在矛盾和冲突,因而会导致扶贫工作的短效效应。从可持续和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出发,构建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效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本文在梳理利益相关者理论、激励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