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学理论中地貌分类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不同地貌类型区域遥感影像解译规则存在较大差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规律也不相同。因此,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特定地貌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已成为必然。丘陵地貌是四川盆地较为典型的地貌类型,而三生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是生态领域研究的热点与方向,研究该地貌区三生用地的景观格局规律,不仅延续了生态领域的发展方向,而且丰富了三生用地在丘陵区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典型丘陵区三生用地为研究对象,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在Arcgis9.3、Fragstats3.3软件平台支持下,分析了研究区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和景观格局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不同丘陵区遥感影像土地类型信息提取的研究表明,不同丘陵区遥感影像图分割与合并尺度不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规则亦不相同,但差别不大。遥感影像分割尺度主要集中在20-40之间,合并尺度主要集中在75-90之间。(2)通过分析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土地利用结构特征表明,随着地势起伏的增加,生产用地所占比例减少,生态用地所占比例增加,生活用地所占比例变化不大。三生用地在不同丘陵区结构特征比例为:缓丘平坝区三生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结构特征比例为5:3:2,低丘宽谷区三生用地结构特征比例为4:3:3,中丘中谷区三生用地结构特征比例为3:3:4,深丘窄谷区三生用地结构特征比例为3:3:5。(3)斑块类型特征表明,同一丘陵区三生用地景观格局变化规律不同,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景观格局变化规律相同。同一丘陵区三生用地斑块类型呈现无规律的增加减小变化,而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均出现规律性很强的增加减小变化规律。斑块形状特征表明,中丘中谷区、深丘窄谷区三生用地景观格局变化规律相同,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周长-面积分维数景观指数变化规律相同。景观水平特征表明,不同丘陵区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着地貌起伏的增加而降低。蔓延度指数随地貌起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地势越高受人类干扰的程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