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丘陵类型的三生用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y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学理论中地貌分类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不同地貌类型区域遥感影像解译规则存在较大差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规律也不相同。因此,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特定地貌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已成为必然。丘陵地貌是四川盆地较为典型的地貌类型,而三生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是生态领域研究的热点与方向,研究该地貌区三生用地的景观格局规律,不仅延续了生态领域的发展方向,而且丰富了三生用地在丘陵区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典型丘陵区三生用地为研究对象,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在Arcgis9.3、Fragstats3.3软件平台支持下,分析了研究区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和景观格局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不同丘陵区遥感影像土地类型信息提取的研究表明,不同丘陵区遥感影像图分割与合并尺度不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规则亦不相同,但差别不大。遥感影像分割尺度主要集中在20-40之间,合并尺度主要集中在75-90之间。(2)通过分析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土地利用结构特征表明,随着地势起伏的增加,生产用地所占比例减少,生态用地所占比例增加,生活用地所占比例变化不大。三生用地在不同丘陵区结构特征比例为:缓丘平坝区三生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结构特征比例为5:3:2,低丘宽谷区三生用地结构特征比例为4:3:3,中丘中谷区三生用地结构特征比例为3:3:4,深丘窄谷区三生用地结构特征比例为3:3:5。(3)斑块类型特征表明,同一丘陵区三生用地景观格局变化规律不同,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景观格局变化规律相同。同一丘陵区三生用地斑块类型呈现无规律的增加减小变化,而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均出现规律性很强的增加减小变化规律。斑块形状特征表明,中丘中谷区、深丘窄谷区三生用地景观格局变化规律相同,不同丘陵区三生用地周长-面积分维数景观指数变化规律相同。景观水平特征表明,不同丘陵区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着地貌起伏的增加而降低。蔓延度指数随地貌起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地势越高受人类干扰的程度越大。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中的非农就业人数与农地的非农化同时增长。两者的变化是必然结果还是偶然巧合?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使用全国五省1240个农户家
目的:本研究以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为受试对象,并对其初级中枢孤束核行捣毁术,研究艾灸“足三里”穴促进相关蛋白的分泌对大鼠胃黏膜的保护机制与初级中枢孤束核的关系,分析在
我国南方,地表水丰富,目前以地下水作供水水源者多系中小型工矿企业和城镇。因此,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水源地勘察,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
社会互动和交往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之一,其对眼神、面孔表情、身体活动等社交信息的视觉注意表现独特,理论解释主要从“心理理论”缺陷、脑功能及神经发育异常、快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也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景象。人们的生活水平飞速上升,其生活消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存目的,而是想通过生活消费推动自身更大的发展。于是金融市场成为
建国以来,党的监察制度为维护党风党纪、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表现出监督主体低于监督客体的制度性缺陷,束缚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在此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近年来,我
为深入贯彻2018“服务质量提升年”年度主题,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广大业主对优质物业服务的需求。近日,“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座谈会在苏州市召开,中国物业管理
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油菜菌核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我国发生普遍且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