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羽扇豆酮抗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探讨羽扇豆酮是否通过抗炎途径来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为评价羽扇豆酮能否开发为一类抗糖尿病的新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方法:
1、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实验和棉球肉芽肿实验,初步评价羽扇豆酮的抗炎作用。
2、建立链脲佐菌素致类似T1DM大鼠模型,通过灌胃给予大鼠羽扇豆酮溶液,探讨羽扇豆酮对T1DM大鼠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以及胰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制作胰腺和肾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动物组织病理学变化。
3、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T1DM大鼠肾脏组织中IL-1β、TNF-α的蛋白表达情况的信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给予羽扇豆酮治疗后T1DM大鼠肾脏组织中IL-1β、TNF-α基因表达情况。
4、建立链脲佐菌素致类似T2DM大鼠模型,通过灌胃给予大鼠羽扇豆酮溶液,探讨羽扇豆酮对T2DM大鼠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以及胰腺组织中炎症因子、肾脏组织中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影响。
5、通过液质联用技术,鉴定口服给予羽扇豆酮的2型糖尿病大鼠含药血浆、空白血浆及标准品之间的成分变化,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
1、建立了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与模型组比较,羽扇豆酮给药组能明显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的耳肿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羽扇豆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2、建立了链脲佐菌素致类似T1DM大鼠模型,研究发现羽扇豆酮可以降低T1DM大鼠的血糖值,血清中HbA1c、Ins的含量,能调节胰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0、TGF-β、TNF-α的水平,可以上调肾脏组织中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下调肾脏组织中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对胰腺和肾脏组织细胞的病变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3、建立了链脲佐菌素致类似T2DM模型,研究发现羽扇豆酮可以降低T2DM大鼠的血糖值,血清中HbA1c、Ins的含量,能调节胰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0、TGF-β、TNF-α的水平,能降低肾脏组织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含量。
4、对羽扇豆酮对照品、空白血浆及含药血浆进行测试分析,除空白血浆外,大鼠灌胃给予羽扇豆酮60min、90min后的血液中能够检出与羽扇豆酮对照品相同的离子对,且在相同时间内各样品的MRM谱图一致,表明羽扇豆酮灌胃给药后,是以原型成分在发挥药效作用。
结论:
1、经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实验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给予羽扇豆酮后,通过分析,可知羽扇豆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2、羽扇豆酮抗T1DM和T2DM作用与羽扇豆酮能上调抗炎因子的水平和下调促炎因子的水平,降低炎症因子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增加胰岛素分泌及保护和修复胰腺组织等因素有关。
3、羽扇豆酮能下调T1DM大鼠肾脏组织中TNF-α、IL-1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能保护和修复肾脏组织病理状态,提示羽扇豆酮对T1DM肾病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4、羽扇豆酮具有降低T2DM大鼠血肌酐及尿素氮作用,提示羽扇豆酮对T2DM肾病可能具有防治作用,且羽扇豆酮是以原型成分在发挥作用。
方法:
1、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实验和棉球肉芽肿实验,初步评价羽扇豆酮的抗炎作用。
2、建立链脲佐菌素致类似T1DM大鼠模型,通过灌胃给予大鼠羽扇豆酮溶液,探讨羽扇豆酮对T1DM大鼠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以及胰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制作胰腺和肾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动物组织病理学变化。
3、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T1DM大鼠肾脏组织中IL-1β、TNF-α的蛋白表达情况的信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给予羽扇豆酮治疗后T1DM大鼠肾脏组织中IL-1β、TNF-α基因表达情况。
4、建立链脲佐菌素致类似T2DM大鼠模型,通过灌胃给予大鼠羽扇豆酮溶液,探讨羽扇豆酮对T2DM大鼠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以及胰腺组织中炎症因子、肾脏组织中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影响。
5、通过液质联用技术,鉴定口服给予羽扇豆酮的2型糖尿病大鼠含药血浆、空白血浆及标准品之间的成分变化,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
1、建立了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与模型组比较,羽扇豆酮给药组能明显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的耳肿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羽扇豆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2、建立了链脲佐菌素致类似T1DM大鼠模型,研究发现羽扇豆酮可以降低T1DM大鼠的血糖值,血清中HbA1c、Ins的含量,能调节胰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0、TGF-β、TNF-α的水平,可以上调肾脏组织中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下调肾脏组织中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对胰腺和肾脏组织细胞的病变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3、建立了链脲佐菌素致类似T2DM模型,研究发现羽扇豆酮可以降低T2DM大鼠的血糖值,血清中HbA1c、Ins的含量,能调节胰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0、TGF-β、TNF-α的水平,能降低肾脏组织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含量。
4、对羽扇豆酮对照品、空白血浆及含药血浆进行测试分析,除空白血浆外,大鼠灌胃给予羽扇豆酮60min、90min后的血液中能够检出与羽扇豆酮对照品相同的离子对,且在相同时间内各样品的MRM谱图一致,表明羽扇豆酮灌胃给药后,是以原型成分在发挥药效作用。
结论:
1、经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实验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给予羽扇豆酮后,通过分析,可知羽扇豆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2、羽扇豆酮抗T1DM和T2DM作用与羽扇豆酮能上调抗炎因子的水平和下调促炎因子的水平,降低炎症因子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增加胰岛素分泌及保护和修复胰腺组织等因素有关。
3、羽扇豆酮能下调T1DM大鼠肾脏组织中TNF-α、IL-1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能保护和修复肾脏组织病理状态,提示羽扇豆酮对T1DM肾病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4、羽扇豆酮具有降低T2DM大鼠血肌酐及尿素氮作用,提示羽扇豆酮对T2DM肾病可能具有防治作用,且羽扇豆酮是以原型成分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