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内服药物及内病外治法。随着内服药物毒副反应和耐药性的增加,穴位外治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观察薤白穴位贴敷心俞、内关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试验组除西医常规治疗外,进行薤白穴位贴敷心俞、内关穴;对照组只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情况、心绞痛计分情况、心电图、血压的改变,及CRP、cTnI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CRP、CK-MB水平有所下降,对照组中cTnI有所升高,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计分明显降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方面,两组中5大项得分经治疗后均有所升高,其中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组间比较方面,两组间5大项评分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未有明显改善,两组总有效率不高,且试验组总有效率未见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明显下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薤白穴位贴敷心俞、内关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