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的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有重大的影响同时农业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农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仅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当前农地保护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城市化进程中,两者的发展此消彼长。农地非农化影响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在城市高速建设时期,出现了农地非农化不合理问题造成了被征用土地的大量浪费,土地生产效率比较低。当前国内学者对农地非农化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农民非农化、农地非农化的效益和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等方面进行的。本文以城市化为背景,分析城市化发展与农地面积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农地非农化不合理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和农民两大农地保护主体的原因,进而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要保护农地资源的建议来实现城市化发展与农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双赢局面。本文共有五章内容,其中第一章主要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理顺文章的框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详细分析城市化及农地非农化的相关关系,分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农地非农化的发展情况。首先阐述城市化的概念,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及当前城市化发展呈现出的一些特征。其次阐述农地非农化的含义,分析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后农地非农化的政策演进历程。分析城市化和农地非农化的相关关系及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对农地产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进行农地非农化出现了不合理现象,这一现象对农地的保护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研究产生农地非农化不合理的原因。本文从政府的机制与政策制定层面、农民层面和法律法规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以山东省为实证进行研究,建立城市化率与农地面积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证明城市化率水平的高低对农地数量所产生的相应的影响。第四章针对农地非农化不合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的对策使农地非农化合理适度的进行,既要保证城市化的发展又要保护农地以维持农业的生产水平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与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同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