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驼背鲈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饲料中不同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肠道形态学、脂质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的影响,进一步确定驼背鲈幼鱼对饲料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最适需求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驼背鲈幼鱼最适精氨酸需求量研究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60%、1.20%、1.80%、2.40%、3.00%、3.60%精氨酸制成七组等能(14.23千焦/克干重)、等氮(50%,占饲料干重)、等脂(10%,占饲料干重)饲料,各组饲料精氨酸水平实测值分别为占饲料干重的1.74%、2.42%、3.14%、3.58%、4.06%、4.54%、5.21%。选择初均重6.55±0.1g实验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三个平行,每缸12尾鱼在室内循环海水系统中进行了8周的喂养实验。喂养实验取样结束后,剩余实验鱼再正常投喂两天,而后进行12小时铜胁迫实验,探讨精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抗氧化和免疫等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饲料精氨酸水平对实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驼背鲈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和蛋白质增长值(PPV)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3.58%处达到峰值。饲料系数(FCR)和每日饲料摄入量(DFI)呈现相反趋势。摄食1.74%精氨酸饲料实验鱼肝体比(HSI)最高,摄食3.58%精氨酸饲料实验鱼前肠和中肠绒毛高度(h V)、绒毛宽度(w V)、肠上皮细胞高度(h E)和微绒毛高度(h MV)均高于其它组(P<0.05)。3.14%和3.58%组实验鱼下丘脑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受体(GHR),肝脏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雷帕霉素靶蛋白(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多肽1(S6K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铜胁迫后,摄食3.58%精氨酸饲料实验鱼的存活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Ig M浓度最高(P<0.05)。摄食3.14%精氨酸饲料实验鱼肝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m RNA水平最高(P<0.05)。用WGR为评价指标进行二项式回归分析,得出满足驼背鲈最大生长的最适精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重的3.39%,相当于饲料蛋白的6.78%。2.驼背鲈幼鱼最适赖氨酸需求量研究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1.09%、2.18%、3.27%、4.36%、5.45%、6.55%赖氨酸硫酸盐制成七组等能(14.23千焦/克干重)、等氮(50%,占饲料干重)、等脂(10%,占饲料干重)饲料,赖氨酸水平实测值为占饲料干重的1.91%、2.35%、2.92%、3.38%、3.84%、4.35%、4.76%。选择初均重6.8±0.1g的实验鱼随机分为七组,每组三个平行,每缸11尾鱼,在室内循环海水系统中进行了10周的喂养实验,探讨赖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肠道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饲料赖氨酸水平对实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有显著影响(P<0.05)。摄食3.84%赖氨酸饲料实验鱼的WGR最高,而3.38%赖氨酸组实验鱼PPV最高,摄食3.38%和3.84%赖氨酸饲料实验鱼的PER高于其它组,FCR则低于其它组。摄食1.91%赖氨酸饲料实验鱼肝体比(HSI)最高(P<0.05),饲料中适宜的赖氨酸水平还能够提高前肠和中肠的肠道形态学指标,包括h V、w V、h E和h MV。摄食3.84%赖氨酸饲料实验鱼的GH、GHR、IGF-1、TOR和S6K1的m RNA水平最高(P<0.05)。用WGR为评价指标进行二项式回归分析,得出满足驼背鲈最大生长的最适赖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重的3.99%,相当于饲料蛋白的7.98%。3.驼背鲈幼鱼最适蛋氨酸需求量研究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20%、0.40%、0.60%、0.80%、1.00%、1.20%蛋氨酸制成七组等能(14.23千焦/克干重)、等氮(48.91%,占饲料干重)、等脂(10%,占饲料干重)饲料,胱氨酸水平恒定为占饲料干重0.14%(占饲料蛋白0.29%),饲料蛋氨酸水平实测值为占饲料干重的0.70、0.88、1.04、1.27、1.46、1.61和1.76%。选择初均重6.57±0.14g的实验鱼随机分为七组,每组三个平行,每缸14尾鱼,在室内循环海水系统中进行了8周的喂养实验,探讨蛋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脂肪代谢等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饲料蛋氨酸水平对实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有显著影响(P<0.05)。0.70%和0.88%蛋氨酸组实验鱼的WGR最低,PER和PPV的变化趋势与WGR相似,而DFI与FCR的变化趋势与WGR相反。0.70%蛋氨酸组实验鱼的HSI最高,肠体比(ISI)和肥满度(CF)最低(P<0.05)。0.70%和0.88%蛋氨酸组实验鱼全鱼、肌肉的蛋白和脂肪含量、前肠和中肠的h V、w V、h E和h MV均低于其它实验组(P<0.05)。摄食0.70%蛋氨酸饲料实验鱼的生长轴相关基因(GH、GHR和IGF-1),TOR通路相关基因(TOR和S6K1)以及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相对m RNA水平均低于其它实验组,而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CN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以及脂肪β氧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以WGR为评价指标,在胱氨酸水平恒定为0.14%(占饲料蛋白0.29%)的情况下,根据折线模型分析求得驼背鲈幼鱼最适饲料蛋氨酸需求量为占1.07%(占饲料蛋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