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Bmi-1基因表达对K562细胞CPT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1、采用瞬时转染方法将pGenesil-2-Bmi-1 1 siRNA、p-MSCV-Bmi-1及其空白质粒分别转染到K562细胞中,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Bmi-1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2、MTT实验检测1-4天不同浓度化疗药物CPT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找出最适作用时间和浓度。3、MTT实验观察1-5天Bmi-1表达的改变对K562细胞CPT化疗敏感性的影响。4、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内γ-H2AX核聚焦点数来观察细胞DSBs的程度。5、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来观察Bmi-1基因表达对CPT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6、采用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实验来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7、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主要的凋亡蛋白Cytochrome C、Caspase-3、Bax、Bcl-2的表达。结果:1、转染pGenesil-2-Bmi-1 1 siRNA与空白对照相比Bmi-1基因表达降低,转染p-MSCV-Bmi-1与空白对照相比Bmi-1基因过表达。2、CPT对K562细胞的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依据抑制率曲线选取72 h为最适作用时间,计算出IC50为0.1±0.07μM。3、沉默Bmi-1基因增强了K562细胞对CPT的敏感性,过表达Bmi-1基因减弱了K562细胞对CPT的敏感性。4、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沉默Bmi-1基因促使CPT诱导的细胞内γ-H2AX核聚焦点数增加,过表达Bmi-1基因使得CPT诱导的细胞内γ-H2AX核聚焦点数减少。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沉默Bmi-1基因促使CPT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率增加了12.06%,过表达Bmi-1基因使得CPT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率减少了10.09%。5、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实验表明沉默Bmi-1基因使得CPT诱导的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过表达Bmi-1基因促使CPT诱导的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6、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沉默Bmi-1基因使得CPT诱导的K562细胞促细胞凋亡蛋白Cytochrome C、Caspase-3、Bax表达明显增加,抗细胞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减少;过表达Bmi-1基因使得CPT诱导的K562细胞促细胞凋亡蛋白Cytochrome C、Caspase-3、Bax表达明显减少,抗细胞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增加。结论:1、Bmi-1基因可能参与了K562细胞DNA损伤应答。2、Bmi-1基因表达与K562细胞对CPT的敏感性可能有关,沉默Bmi-1基因增强了K562细胞对CPT的敏感性,过表达Bmi-1基因减弱了K562细胞对CPT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参与调控线粒体凋亡途径及其相关凋亡蛋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