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胆子别名雅旦子、鸭蛋子、老鸭胆,是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及海南等地。鸦胆子化学成分复杂而多样,已报道的有苦木内酯、黄酮类、萜类、生物碱、脂肪酸类、等结构类型;在药理活性方面,它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杀虫等功效。目前,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鸦胆子油制剂鸦胆子油乳口服液等已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等疾病。但是目前国内外对鸦胆子的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较少。本论文首先采用DNA分子技术对鸦胆子进行生物学鉴定。提取鸦胆子的基因组DNA;用鸦胆子的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为模板设计ITS引物。接着,以鸦胆子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我们设计的ITS引物,利用高保真DNA聚合酶扩增基因组中的ITS序列,最后将扩增后的产物进行测序,并与鸦胆子的ITS序列进行比对,结合测序结果和对药材的生药分析,可鉴定我们的植物样本为鸦胆子正品药材。接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鸦胆子的非油部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考察,最佳色谱条件为:采用Cosmosil(4.6 mm×250 mm,5μm)C18色谱柱,流动相为H2O(A)一CH3OH(B),梯度洗脱(015 min,15%→30%B;1530 min,30%→45%B;3060 min,45%→65%B),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1nm,柱温为29℃,进样量10μl。结果显示,从广西玉林药材市场购买的药材与其他7批药材相似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由于其中yadanzioside A成分的含量较低;其他7批药材相似度大于或等于0.924,相似度较好。此外,采用GC-MS法分析了鸦胆子油溶性部位甲酯化产物的化学组成,发现该部位中,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甲酯,含量为59.59%,其次为油酸甲酯32.04%。随后,建立了鸦胆子中苦木内酯素类化合物中bruceoside B、bruceoside A和brusatol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条件为:Comsmosil(4.6 mm×250 mm,5μm)C18色谱柱;流动相为H2O(A)一CH3OH(B),梯度洗脱(010 min,15%→35%B;1030 min,35%→45%B;3060 min,45%→60%B),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1 nm,柱温为29℃。结果显示:用甲醇-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三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且无干扰。Bruceoside B在0.722-2.166mg(r=0.9999),bruceoside A在2.074-6.222mg(r=0.9999),brusatol在0.503-1.509m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Bruceoside B?bruceoside A和brusatol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98.4%和103.2%,RSD分别为3.1%?2.5%?2.9%(n=5)。对12批样品的含量测定表明,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鸦胆子中bruceoside B?bruceoside A and brusatol的含量测定。结论:建立的DNA鉴定方法可作为鸦胆子的基源鉴定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可为鉴别鸦胆子药材真伪和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