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小学教育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现在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是振兴国家的主力军,他们的知识结构,整体素质应该有别于过去而适应未来;他们的心理潜能应得到充分的发挥和理解。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教育革命观念的更新,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对小学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注重学生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培养。现代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新管理理念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和挖掘学生潜能开辟了新的思路。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但我国小学管理一直遵循“刚性管理”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规章中心”的纪律和各项规则来约束,通过各种惩戒手段来管理学生。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约束性和惩罚性的这种管理模式突出了管理体制,严格规范与限制了学生的行为,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但这种“刚性管理”,在教育过程中使用的开放性不够,缺乏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现代小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意识的建立和民主参与意识不相适应。因此,只通过刚性管理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管理方式和方法上都应有相应的新变化要求,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基于刚性管理的柔性因素是时代的呼唤。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各种资源,组织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项活动的基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柔性管理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维护课堂秩序,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小学班级管理尤其是却不尽人意。因此,探讨班主任和班级管理问题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在文中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本论文从笔者所在学校的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的现状着手,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提出了班主任的职能及班级管理的策略。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了撰写此文的目的,然后对“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刚性管理”、“.柔性管理”概念进行解释,再此基础上解释了研究此文的实践意义:学校管理活动的发展取决于班级管理的实施,教育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班级管理的质量。管理学校,首先要管理班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最后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第三部分,以笔者所在小学为例,结合实践对营造柔性化班级管理文化氛围,班级管理方法的柔性化进行阐述。第四部分,综述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强调班级管理要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班级管理手段应重视策略和效益,提出了班级管理的策略,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运用柔性班级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