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关系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fanti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信息量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增长的时代,用户在混杂各种各样信息的信息池中找到所需的内容已然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推荐系统被提出。推荐系统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它试图从海量信息中过滤出目标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原始的推荐算法普遍基于协同过滤的思想,这种思路来源于人们在选购商品时的自然法则。通常,用户对于未知物品束手无策时总是会请教身边有经验的人,然后根据这些人的经验分享判断物品是否有用。协同过滤算法将这种思想运用在推荐系统上。然而,协同过滤主要存在三类问题:数据稀疏性高、冷启动以及系统的可扩展性。为缓解上述问题,基于社会网络的推荐系统应运而生。社会网络的形成是通过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交互行为,这种用户关系从各方面体现了人们在真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因此,将社会网络与推荐系统组合形成基于社会网络的推荐系统能够丰富推荐结果。矩阵分解模型是推荐系统的经典模型,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使得社会网络信息易于与该模型结合。在这一机制下,提取相似用户群体是提高推荐系统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相似性函数是评判两个用户对于相同物品的反馈行为的相似性,其中,反馈行为的相似性并不能说明两个用户具有相似的兴趣爱好,而且,该方法忽略了用户的社会关系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用户间的关联程度,提出了两种新的兴趣相似性计算函数,并针对相似性函数的特性分别建立新的社会正则化,最后将其运用在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模型中。通过对上述研究工作的深入分析,发现这两个新的相似性函数一个反映了用户间一对一的兴趣相似性,一个则反映了目标用户与其所有朋友的平均兴趣相似性。此外,这两个相似性函数是基于社会网络密度的。如果社会网络密度相当紧密,那么这两个函数的值更接近用户的兴趣相似性。为了丰富社会网络信息,本文进一步将这两个函数整合为一个社会正则化,并讨论了不同的结合方式。相较于之前的社会正则化方法,该方法更能明确解释用户的兴趣相似性,而且能有效减小社交信息的稀疏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预测准确性方面要优于之前的推荐算法模型。
其他文献
数据融合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多传感器遥感图像的融合、机动目标跟踪、航迹关联、多传感器目标定位、识别与分类、分布信息融合、数据关联、态势评估与威胁估计以及在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的快速发展,海量的数字图像的处理成为日益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即如何从如此纷繁复杂的图像中快速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近年来,主要以
尽管目前海运行业目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并且由于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和内部网的建设,一般海运企业都已有了基本的信息处理环境。但是这种息化的认识深度有限,大部分企
在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结构化的表格数据,但这些数据大多数都缺少表头、实体列和外键。对于表格数据,表头等结构信息是进行数据检索和表格融合的重要基础。目前,人们提出了很多
辐照企业目前是以简单的工业控制系统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企业中领导的决策与指导和生产现场的信息反馈以人工方式上传下达,并且生产调度过程完全由生产部门人员依靠经验进行安排。随着我国辐照加工技术实力的大幅度提高,近几年辐照加工产业开始大规模兴起,辐照企业的生产规模显著扩大。辐照企业的调度决策现状与管理模式阻碍了企业生产与运营效率的提高。论文以广州某辐照企业的业务模型为背景,以提升辐照企业生产与运营的效
银行安防嵌入式系统肩负银行安全的重任,为达到更高的安全级别,功能需求越来越多,业务逻辑也愈来愈严谨,导致系统变得庞大又复杂,开发工作难度相当大。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研究
在目前尽力而为的网络条件下,实时视频传输的质量保证是一个大问题,.如何智能的控制视频编码以适应动态多变的网络状况成为了热门的研究课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新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Linux操作系统以免费、开源、稳定、高性能等优势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设备驱动程序是Linux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多媒体信息越来越多。视频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媒体形式,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普通的被动式看电视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
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技术由于它的快速性、可分析性、多维性、信息性四个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当前P2P(Peer-to-Peer)技术不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