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因子D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创建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 TaqMan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方法,调查成年福州麻鸭携带DHBV 情况并建立福州麻鸭后天感染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观察胸腺因子D(TFD)在体内对DHBV 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PUCm-T 载体和DHBV DNA PCR 纯化产物连接,转染TOP10 菌,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制作标准品;在DHBV 基因组S 区设计一对引物,并在引物间设计和荧光标记一段TaqMan 探针,严格优化反应物的组成和扩增条件,建立TaqMan 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并与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法进行比较。采用常规PCR 法检测成年福州麻鸭的DHBV 感染情况;筛选1d 龄DHBV DNA(-)雏鸭,经静脉途径接种DHBV DNA 强阳性血清,建立福州麻鸭后天感染乙型肝炎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实验组、干扰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TFD、人干扰素-α1b(IFN-α1b)和0.9%氯化钠溶液处理4w,停药后观察1w。用TaqMan 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和肝脏中DHBV DNA 含量,并检测用药后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E 染色病理。结果:建立的DHBV DNA TaqMan 荧光定量PCR 法灵敏度为1000 拷贝/m1;在10~5-10~9拷贝/m1 之间,含量与Ct 值具有很好的线性(Ct=-2.83611n(x)+41.45,r=-0.9983) ;批内误差为1.50%-2.98%,批间误差为2.95%-3.24%。共检查162 份成年福州麻鸭血清,DHBV 阳性89 份,阳性率为55%;感染1d 龄DHBVDNA(-)雏鸭84 只,感染阳性80 只,感染阳性率为95.24%。动物模型用药4w后,TFD 治疗组的病毒抑制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是8.73%和-5.12%,P<0.05),抗病毒效果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但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的病毒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停药1w 后,TFD 治疗组血清DHBV DNA 含量无反跳现象,肝脏DHBV DNA 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治疗4w 和停药1w 后血清ALT、AST及肝脏病理检查结果,TFD 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无需特殊眼镜的3D电视距离进入市场还相差很远。今年伊始,电视生产商和节目制作者开始大力推广3D电视,他们希望能
目的:探讨肼致心肌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观察外源性NADH的抗肼毒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1-3天)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分四组:正常组(对照组)、肼损伤组、
目的预测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secretion system,T3SS)效应蛋白编码基因,研究预测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免疫原性及其在感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