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学生学业的多元评价探析——以《非线性编辑》为例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99586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学生学业评价出现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设计了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和录屏软件的多元评价方案,以期对学生学业进行更加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以促进更好的师生教与学活动。学生学业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怎样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现在大多数的多元评价过程中却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而且评价形式单一,大多数学生学业评价处于“一键式”结果评价的阶段。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以《非线性编辑》课程为例,从多元评价和技术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案并将其应用在学生学业评价中,旨在寻找一种适合于大多数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为了让学生在《非线性编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其理论知识,又能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笔者将评价分为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以及能力提升三个部分,学生在全面掌握了概念知识和技能操作的两个部分之后才能获得能力提升,即将其应用到实际环境中。笔者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该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在课下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根据视频内容完成作品,并将作品和问题带到课堂,与教师和同伴进行讨论并解决问题。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不仅仅需要人才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概念,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是当今教育所提倡和追求的,为更好的服务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多元评价在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学生学业中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文献
拼命三郎  王成元,这个被胃癌折磨得经常失眠的人,一旦工作起来,又是个常常加班到深夜也不觉累的人民警察。他说,“忘我,是最好的治疗。”  2015年11月10日的西宁,天气不错,但魏晓的心头阴霾未散。丈夫王成元去世后的这100多天里,她常常一个人对着丈夫那张晋级共和国高级警官的照片,暗自流泪。  早在8年前王成元就被查出患有胃癌。8年间,这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原副局长、交警支队队长,胃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