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生产具有明显的低效益、高风险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农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开始进入结构性过剩的新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山东农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从政策改良的角度,与时俱进推进农业政策创新,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基于上述目标和思路,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统计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从界定相关概念开始,对山东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支持政策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建议。全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进行历史考察,探寻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规律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分析山东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章和第六章对优化山东农业转型升级支持政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进行擘画,并提出具体的路径。第七章是结论和展望。研究表明,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实现了由“负”到“正”的重大转折,推动农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随着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增强,山东的农业支持政策还在不断强化、完善和转型。在新的形势下,山东各项农业政策必须有大的改革,以政策改革推动农业实现转型发展。在基本思路上,要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优化政策结构,把政策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在政策目标上,要突出大幅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工具选择上,要综合采取多种工具,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具体路径上,要重点优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和支持保护政策,形成有利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升级的政策体系,搭建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框架,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重视满足“质”的需求转变、由主要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转变、由依靠旧动能向依靠新动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