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叶木莲苗木繁育技术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亮叶木莲(Manglietia lucida B.L.Chen et S.C.Yang)为木兰科木莲属常绿大乔木,原产于我国云南。由于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繁殖能力衰退等原因,导致亮叶木莲野生资源极少,成为濒危物种。亮叶木莲花大,颜色鲜艳,树干通直,树形优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本研究开展了亮叶木莲种子采集、贮藏、催芽、播种育苗、嫁接育苗、容器育苗等研究,旨在为亮叶木莲的保护性开发提供育苗技术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亮叶木莲种子平均长7.83 mm、宽5.87 mm、厚3.08 mm,千粒重为59.92 g。2、建立了亮叶木莲种子育苗技术。亮叶木莲种子宜随采随播,低温干藏是比较适合亮叶木莲的贮藏方式,层积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及整齐度,最佳发芽条件为恒温25℃、光照16 h,发芽率达87.23%。较适合的栽培基质为:V泥炭土:V椰糠:V珍珠岩=3:3:2,移栽8个月,苗高为59.80 cm,地茎为14.38 mm,生物量(单棵鲜重)为349.11 g。3、初步研究了大规格容器育苗技术。采用控根容器、无纺布袋容器进行育苗,生长趋势均呈现出“S”型生长曲线,即3月份以前缓慢生长、48月份快速生长、912月缓慢生长,地茎年生长量>3.1 cm、树高年生长量>1.1 m。4、研究了亮叶木莲嫁接繁殖技术。亮叶木莲种内嫁接效果最好,接穗嫁接30 d后接穗开始萌动,萌动最快的为不带顶芽的茎段,嫁接成活率达81.25%。
其他文献
2006年,在沿江地区进行了水稻土壤压实节水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渗透沙壤土地区,实施压实节水灌溉技术,节约灌溉用水24.1%,增产10.1%;实施该技术,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
应用RAPD标记对中国东北地区6种3变种共34份野生百合试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筛选12个随机引物对其总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01条带,其中83条带具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2.1%
在已经建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和引物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PM、HPS复合PCR诊断方法,利用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多杀性巴
提高大班教学环境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质量与水平,是每一位就业指导课任课教师的不懈追求。本文是在回顾互动教学做法的基础上,总结提出有关进一步完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