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日益快速增长,我国已然迈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在未来四十年老龄化程度将会越来越深。我国政府针对老龄化社会问题,从20世纪末就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和发展研究工作,包括政策、财政、社保、医疗、养老机构、社会服务等方面,同时也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产业中来,由此撬动了一个产值超过万亿的一个新兴产业---养老产业。 由于我国仍然处在发展中阶段,在客观上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未富先老”现状,加上老年人口增速过快,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社会养老产业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个养老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国家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是一个重要而严峻的问题,如何有效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就成了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口号已经提出了20多年,无数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口号的正确性,而信息化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过去十年中飞速的发展,它不仅在各行各业起到提升生产力的作用,而且以各种形式在我们身边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表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技术在老龄化社会产品和服务方面,起步较晚、投入较少,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养老产业,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减轻政府和社会养老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本文选取北京市的老龄化社会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和对象,探讨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在本地区条件下的发展问题分析,并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5-10老龄化社会信息产品和服务主要发展方向和内容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主要包括社区虚拟化养老院、远程医疗、智能养老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