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 TIMP-1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探讨基质金属蛋白及其抑制因子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发生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并进一步探讨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 TIMP-1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13年7月的原发性胃肠淋巴瘤患者(PGIL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8~79岁。所有患者无合并结缔组织病、免疫系统疾病及重要脏器疾病,未进行放疗、化疗、免疫、冷冻、激光等治疗。另外取炎性增生性胃肠道组织标本28例作为对照,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变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MMP-2,MMP-9及TIMP-2, TIMP-1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中的表达。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比较PGL组患者及对照组各因子表达情况差异;统计分析各个分子的临床病理意义,进一步分析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 TIMP-1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结果:1.MMP-2、MMP-9在胃肠淋巴瘤和良性病变胃肠组织的表达MMP-2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阳性表达率为79.6%,而在正常胃肠组阴性表达;MMP-9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胃肠组织(100%vs.60.9%,P<0.05);两者与各个临床病理参数间未见显著相关(P>0.05)。2.TIMP-1、TIMP-2在胃肠淋巴瘤和良性病变胃肠组织的表达TIMP-1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阳性表达率为7.1%,在良性病变胃肠道组织阳性表达率为0.0%。TIMP-2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为96.4%,高于良性病变胃肠道组织表达阳性率(82.2%),但无统计意义。3.MMP-2、MMP-9与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关联分析TIMP-2与MMP-2表达无相关性,但与MMP-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33,P=0.003)。结论1.MMP-2、MMP-9、TIMP-2高表达于胃肠道淋巴瘤,但无显著的临床病理意义:2TIMP-2与MMP-9存在显著相关,提示两者存在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