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期决策是人们面对不同时间点上的收益或损失进行权衡与取舍的过程。决策者状态的改变,可能影响个体在跨期决策上的偏好;而死亡提醒是在实验室中用于唤醒个体死亡意识的方法,恐怖管理理论认为,个体为管理自己的死亡焦虑而产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可以被当做人行为最原始的动力之一。有研究者关注了死亡提醒后,死亡意识对个体跨期决策的影响,但目前的研究内容相对单一,仅讨论了收益情境下,死亡提醒对金钱领域跨期决策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收益和损失的时间折扣率是不一致的,那么在损失情境下,死亡提醒对跨期决策也产生同样的影响吗?死亡提醒后,个体为了缓解死亡焦虑,出现对归属感与亲密感的需要增强的现象,这一点是否会影响个体所感知的心理距离中的社会距离进而影响个体为他人所做的跨期决策呢?可见,死亡提醒与跨期决策两者间的关系尚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本研究旨在探讨死亡提醒对收益-损失情境下的跨期决策的影响、死亡提醒对自我-他人跨期决策的影响及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研究共有两个实验,实验一通过行为实验的方法探究死亡提醒后,个体在收益与损失情景下,跨期决策偏好的变化;实验采用2(操作条件:死亡/控制)*2(情景:收益/损失)*2(时间:一个月/六个月)*2(金额:小/大)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操作条件为被试间因素,决策情景、决策时间和决策金额为被试内因素,因变量为被试选择即时选项的百分比。实验二通过纸笔作答的形式探讨了死亡提醒对自我-他人跨期决策的影响,并考察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2(操作条件:死亡/控制)*2(决策条件:为自己/为他人)*2(金额:小/大)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操作条件与决策条件为被试间因素,决策金额为被试内因素,因变量为被试选择即时选项的百分比及对选项吸引力的评价。结果表明:1、死亡提醒后,个体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下进行跨期决策时,相比中性控制组,更加偏好选择即时选项;2、在为他人决策时,死亡提醒组的个体相对中性控组,更偏好为他人选择即时选项;3、社会距离在死亡提醒与跨期决策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对死亡意识如何影响跨期决策的研究有助于丰富跨期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并进一步了解死亡焦虑的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