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哈尔滨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5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形成了较大的区域发展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繁荣迅速;而另外一些省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形成这种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存在的差异性,另一个是我国的政策导向及开放政策的区域性差异。尽管关于政策导向以及开放性政策区域性差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内学者仍有着激烈的讨论和研究,但是很多学者却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少不了金融产业的发展,这是经济发展问题中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产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因此研究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金融产业集聚的背景、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并根据2000年到2014年除西藏外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各省的金融产业集聚程度也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随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通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并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其结论表明: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各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同样有着不同影响。从各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程度以及经济增速来看,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越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也相对较快,而金融集聚程度较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也较低,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缓慢。然而,通过实证分析也可以发现,固定资本的投入、科技创水平同样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表明金融产业集聚并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想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的发挥金融产业集聚的作用,不能将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金融产业集聚发展上而忽略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认为要促进我国经济均衡稳定发展,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产业集聚带来的集聚效应以及金融产业集聚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首先,促进金融产业集聚发展需要政策扶持,并需要加快金融宏观制度改革、加强政策支持以及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其次,加快金融产业集聚发展需要优化金融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也需要完善金融产业生态建设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扩大金融产业规模实现金融产业集聚效益的提升:最后,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匹配相应的金融产业集聚模式,可以有效利用金融产业集聚所产生的一系列集聚效应,更好地为地区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要积极提升金融产业集聚层次,打造多层次金融产业集聚中心,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金融功能互补和完善,并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持续变化下,极端水文事件频发且时空分布规律显著变异,极端水文事件阈值及其时空分布不确定性成为当前水文水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以珠江流域62个雨量站1959-2
从干旱的基本概念入手,提出建立抗旱工作相关的指标参数的性能要求,简要地分析常规水文观测资料在抗旱工作中的作用,从中选择几项作为建立干旱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讨论建立指标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政府导向使得农村成为一个广阔的市场,随着近期经济形势下滑,很多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型企业经营不佳,纷纷转型,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注入大量资金
尾椎骨错缝是指长期在慢性累积性应力作用下尾椎的排列关系发生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或是直接暴力导致尾椎损伤(包括尾椎骨折和脱位)产生的下腰部疼痛,又称尾骨痛.尾骨痛(Co
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贵州贫困山区江口县某村级小学的实际考察,了解到贵州贫困山区农村的基础教育面临资金投入不足、教师队
本文认为,吕祖谦编纂《宋文鉴》,虽"大抵欲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而不以区区虚文为主",但吕氏所谓"道",实内涵丰富,并不仅限于理学一端;其所谓"治体",不限于北宋朝廷的"家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的大力重视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快速增加,车辆保有量也大幅度增加,直接导致通过高速收费站的车辆日益增多,引起较为严重的交通拥挤问题,也
新时期背景下,为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应当重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并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探索正确的保护路径,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院系教学管理是全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务处与院系教學活动联系的纽带。高校院系教务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本文就高校中院系二级教务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务管理;教务系统;新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41-02     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